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西街深度旅游线路推荐 一张图读懂西街往事(图)

2014-11-03 09:11 来源:东南早报 5

古坊古厝古塔古庙 名人名楼名祠名匾

那些魂牵梦萦的西街往事

西街随处可见古迹

  如果你对西街的历史与故事神往已久,不妨先跟随记者神游一番,看看这份西街宝藏不完全清单。

【古坊古厝古塔古庙】

古坊:活在历史里的纪念册

  老牌坊在西街已不复存在,经过它们曾经存在的地点,不妨停下来,回味背后的故事。

  今会通巷口,曾有一座唐代街坊——会通坊;西街头,是另一座唐街坊平易坊,两坊之间,是棣华坊。曾井巷口的世科坊,坊匾保存于南建筑博物馆。状元坊在开元寺西塔前,是为清代武状元黄培松所立。

  开元寺西侧和帽巷北口东侧,曾立旌孝坊,前者是宋代知州真德秀为孝女吕良子所立,后者是为明代孝子史惠所立。台魁巷的节孝坊,附近的贞洁楼,是为明嘉靖庄允祥妻子曾选玉所立。

  明代朱鉴父子二人有三座牌坊。

古厝:人生履历的承载者

  从“西街头”开始,南北两侧的小巷里,藏着很多来头不小的古厝。

  井亭巷,走进明代庄国祯侍郎府第,这是泉州现存为数不多保存完整的明代古建筑,是了解明代古建筑的活教材。

  旧馆驿的知名古厝特别多,有“旧馆驿龚”、唐安别馆、亦香吟馆、泉郡大商人朱庭英的宅邸……

  进入西街西段,惊喜依然不断。甲第巷9-4号的清代古厝,建筑物内精美的木雕清晰可见,这里是著名教育家、菲律宾华侨中学校长黄澄秋的故居。孝感巷24号就是明代理学家蔡清的故居,大堂挂着“文庄蔡公故宅”的匾额,供奉蔡清像。

古塔:老城区的活地标

  西街的塔有四座,除了东西塔,还有被称作泉州古城“圆心”的定心塔,以及原先位于西街五塔巷内、后移入开元寺的石塔。历经风霜而不倒,塔成了老街上最独特的风景。

  这里面最出名的塔,莫过于开元寺东西塔,它们是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在明朝8级大地震中巍然屹立,是古城最为突出的城市景观和泉州的标志,可谓泉州古文化的宝藏。它们最早均为木塔,后改为砖塔,又易为石塔。

  定心塔在西街井亭巷69号的住户院子里,是仿木楼阁式造型的实心塔。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一男子痴迷小人书30年 珍藏近2000本拟贴膜保护
下一条:泉州今日风大阴冷厝边出门多添衣 明日气温又将回升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