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全线止涨 泉州同比下降2.1%
【专家观点】
巴曙松:楼市短期销售拐点到来
早报讯 对新公布的9月房价数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重点城市成交面积同比无增长已经十分明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热门城市,由于2013年下半年来推盘的力度较大,以致库存一直在攀升,总体来看需求在回落。
巴曙松认为,中国房地产的短期销售拐点已经到来。2013年全国商品房8万多亿元的销售额可视为近期的高位。
“从需求结构看,房地产的投资需求占比已大幅下降,现在越来越少的人把买房作为一项投资。从年龄段来看,购房需求在迅速年轻化,今年65%的购房者年龄低于35岁,他们都是购买婚房的刚需。因此,未来房地产价格虽有可能继续上涨和波动,但中国房地产市场基本上进入了一个大平衡期,在供求大致平衡的状态下指望房价大起大落很难。”巴曙松说。
戴德梁行董事、华东区综合住宅服务主管伍惠敏亦表示,受各地政府相继取消“限购令”以及央行发布房贷新政影响,刚需的改善型置业者将受益于“限购、限贷”的解禁,但对于整体住宅市场而言,更多是信心提振,而非实质性减压。(金融界)
相关新闻
10月一线城市土地成交升温 多地楼面均价创半年来新高
早报讯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最新发布的报告称,截至本月23日,10月一线城市土地成交22宗,合计成交规划建筑面积234.96万平方米,33%的平均溢价率创今年4月以来的新高,9787.47元/平方米的成交均价则仅低于今年1月。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新房销售量的回升和信贷政策的松绑,房企逐渐进入土地市场拿地,水涨船高,土地溢价率也随之上升,一线土地市场成交升温。
房企拿地激情复苏
一线城市住宅用地因为产品销售较快,受到开发商青睐,而优质的宅地更是房企拼抢的对象。
据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这22宗成交的土地中,住宅地块成交了7宗,合计签约114万平方米,住宅成交楼面价达到了15172元/平方米,其中溢价率也达到了36%,均达到半年内新高。
据了解,今年一线城市楼市经过去年及今年年初的高峰后,从2月开始回落,在4、5月跌至冰点,从9月开始有所恢复,而土地成交的溢价率与楼市成交趋势一致。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虽然土地成交总量受供应量影响出现下调,但从溢价率的变化趋势看,虽然今年无法与去年全年相比,但10月已出现上行的趋势,土地市场在10月份有所复苏。
行业投资竞争加剧
从9月开始,包括万科、远洋等房企已经连续多次出手拿地。从目前市场趋势看,土地市场依然将低位运行,但抄底的企业也有所增加。10月以来,20大标杆房企中,万科、保利、首开分别拿地。
张大伟认为,从整体市场看,信贷政策的松绑使得一线楼市已经出现了企稳的迹象,这种情况下,房企投资信心得到增强,再次开始进入土地市场。而相比三、四线城市看得见的风险,房企更加扎堆一线城市,这种情况下,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竞争依然激烈。
远洋地产今年在北京已拿下8宗地,其土地投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一线城市抗市场风险能力更强。另一方面,远洋去年、前年没怎么拿地,主要是因为当时土地价格过高,今年的土地市场出现了一些拓展的机会,所以要抓住机会反周期操作及时补仓。
而对于未来土地市场的变化,张大伟表示,随着各类救市政策的出现,四季度更多企业可能进入土地市场抄底。而部分热点地块,竞争激烈程度将比三季度有所增加。 (新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