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紫云”匾何人书?笋江黄氏家谱或可解答
说汝知影
开元寺三大名匾
除了这块未见落款的牌匾,开元寺里面还有三面著名的匾额。
泉州著名文史学家陈允敦著有《泉州名匾录》,里面就提到这三大名匾。分别是开元寺照墙上的“紫云屏”、开元寺大殿歇山岩下的“桑莲法界”,还有悬挂于甘露戒坛内的“清净法身”。
紫云屏
书家:明代陈于王
来往于西街的人,对紫云屏一定不会陌生。三字分别刻在三块方形板石上,石各50厘米见方,顺序嵌于开元寺大门口照墙上。字为隶书,清丽端和。
陈于王,名让,字希冯。《闽书》记载:“于王能诗、书,工篆、隶。镌刻图章,优精绝伦。”紫云屏初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天启四年(1624年)重建,400年来历经台风、地震而不塌。陈允敦在书中提及,清末曾有外国人高价雇盗窃挖,但终被发觉制止。
现在三字仍然保存在原来的照墙上,并加贴金。
桑莲法界
书家:有人以为出自北宋四大书法家米芾,其实可能为明代开元寺僧墨宝
此匾悬挂于开元寺大殿歇山岩下,长半丈左右,宽三尺余。有趣的是这组繁字曾经一再难倒国内外不少游客,甚至一些文化人,一时也解读不了。
桑莲法界
虽然没有落款,但是不妨碍它成为著名的匾额。其中“桑”字上半部三个“又”,从碑体作三个“十”;“法”字写古繁体字,好多人不认识这个字。短短四个字,其实囊括了开元寺的由来,也就是黄守恭舍园建寺,桑树开白莲花的掌故。同时用字得体,佛教之境界也凸显出来。
清净法身
书家:清康熙年间洪承畯
甘露戒坛前梁上,挂有“清净法身”题匾,此乃康熙丙午年所书。
清净法身
洪承畯是洪承畴的三弟,南安英都人。《泉州府志·明隐逸》说洪承畯“博涉书史,工诗文,尤喜临池,行草书蜿蜒遒纵如惊蛇入草、古藤挂壁,时人目之曰‘龙蛇字’”。
泉州学者郑国权写过一篇文章,还提及“桑莲法界”和“清净法身”两个“法”字写法不同,“可见古人在汉字使用上,也是倾向于简便为上的。”(海都记者 吴月芳 田米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