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失窃文物疑现身浙江博物馆 网友呼吁查明真相

2014-09-26 11:57 来源:泉州新闻网 0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人们探寻历史的重要依据。据北仑新闻网报道,记者随工作人员前往即将于10月份开馆的中国港口博物馆,走近馆藏的国家级文物,其中有一件来自泉州的元基督教圆柱形石刻。然而,细心的网友马上发现,这件文物高度疑似泉州失窃的元朝基督教墓塔石,事情真相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泉州一距今700年墓塔石被盗 或属国家一级文物

泉州失窃文物即图中的墓塔石

元基督教圆柱形十字架石刻

现身中国港口博物馆

  在中国港口博物馆,当地记者见到一件文物,即从泉州征集来的元基督教圆柱形十字架石刻,今年8月份被确定为国家二级文物。据介绍,该座石刻高55厘米,圆径49厘米,正中浮刻有一个十字架,下有盛开莲花,莲花下有浮刻云朵承托,十字架上有“华盖”,盖沿垂下四条璎珞,系白花岗石雕成。

  宋元时期,泉州是当时全国六大都市之一,号称“梯航万国”的东方第一大港。繁荣发达的海外交通,招来数以万计的外国人到这里侨居或定居。他们带来了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犹太教等多种宗教。他们的坟墓石刻和宗教建筑的遗物,对于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以及海外交通具有重要价值,也是宋元时期泉州港口盛况的最重要见证。

泉州失窃文物疑现身浙江博物馆 网友呼吁彻查

浙江宁波媒体称征集于泉州的国家二级文物

  港口博物馆文物征集人员在近一年时间里三赴泉州,在当地热心人士陪同下,征集多件宋元时期石刻。“其中最珍贵的文物就是这件十字架石刻了,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有一相似的石刻还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在已经比较少见,仅存不多。”冯毅说。

泉州失窃700年历史墓塔石

专家称属国家一级文物

  在泉州市中山路明代御史大夫——顾珀故居中,一个距今约700年的元朝基督教墓塔石,已经保存了数百年。2013年1月24日早上,顾珀后人发现墓塔石不见了;30日,顾珀后人向泉州鲤城公安分局鲤中派出所报了案。

  据海峡导报报道,记者随泉州考古学者刘志成来到中山中路235号,发现顾宅中的那块元朝基督教墓塔石已经不见了,石桌边只剩下4个圆柱石。2010年6月到此采访时,包括被盗的圆柱墓塔石共有5个。

  “发现被盗是1月24日,前一天夜里狗叫声不断,早上起来一看,那墓塔石就不见了。”顾珀后人顾先生向记者讲述称。据介绍,之前曾有一个男子三番五次找到他,想以最高8000元的价格收购那件墓塔石,因是祖上遗传下来的,顾家后人不敢出售。“估计是那个人盗去的。”顾先生推测说,因顾宅在改造中山路时,大门变成狭窄的“一尺巷”,盗贼深夜抬运圆柱塔石出巷难度不小,“一个贼是不可能把墓塔石弄出巷的,应该为两人以上。”。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报名“新辉大杯”泉州台历宝宝大赛 免费获电影票和写真
下一条: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 泉州庄丽芬喜摘“新人奖”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