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浦西滞洪区再现大批死鱼 环保局已介入调查
死鱼和一些垃圾,漂浮在水面
闽南网9月5日讯 昨天,海都热线通968111,接到两通熟悉的报料热线——
上午11点44分,泉州市民黄先生热线一通就说开了:浦西滞洪区这里,好像水污染得很厉害,特别脏,到处都是死鱼,一大片漂在水面上,前两天都没看到啊。
晚上8点44分,市民聂先生也被熏坏了:我们刚到这玩,鱼死了一大片,水面上螃蟹横行,臭味熏得人难受啊。你们海都报能不能帮忙调查调查?
为什么说它熟悉?从2005年起,浦西滞洪区现死鱼的报道,几乎年年见诸海都报。我们也很想知道,这几乎年年现死鱼的浦西滞洪区,到底能不能养鱼?适不适合养鱼?部门有没有相关规定?这里的水质,到底有没有问题?带着和读者一样的疑问,昨天,海都记者忙开了。
死鱼恶臭让人难忍
昨日中午,海都记者绕着浦西滞洪区走了一圈。水面确实漂浮着很多死鱼,约巴掌大小。在滞洪区靠近刺桐大桥那侧水域,一大片死鱼集中在这里,粗略估计有上千条冲到岸边被暴晒,臭味让人作呕。
走到灯星公寓附近水域时,一个伸向滞洪区的排污管正在排黑色脏水,排污口旁岩壁上有大面积的黑色水渍。相隔不到二十米,一根白色的大水管向水里排出一些浑浊的絮状物。
附近居民王先生说,这些死鱼都是非洲鲫鱼,以前这里被私人承包养鱼,自己有时会来这里捞鱼,一上午能捞几百斤,还有草鱼、鲤鱼等。现在这里不是私人鱼塘了,不少脏水都排进来,水质太差了。
木栈道上散步的市民李先生说,尽管滞洪区水质差,死鱼也多,但是傍晚还是有很多人来这里钓鱼,“这些鱼看着都恶心,吃下去肯定对身体有害”。
环保局取水样调查
万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的钟小姐介绍,浦西滞洪区属于市政工程,万达公司负责日常的保洁和卫生。最近公司几乎天天都派工人乘船清理这些死鱼,昨天上午就清理了好几百斤。钟小姐也很无奈,她说工人前一天清理完,第二天又会有大量鲫鱼死亡。“水体是否被污染我们也搞不清,公司正在和市政部门协调处理此事。”
昨日下午,记者和丰泽区环保局的工作人员一起到现场查看。环保局的工作人员表示,此区域多为居民区和商业区,工业污染的可能性较小,水体如果存在污染,更有可能是生活污水导致。
丰泽区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对水体进行了现场采样,检测结果还需要一定时间。
滞洪区不让养鱼的
滞洪区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非洲鲫鱼呢?
泉州市政公用事业局的工作人员表示,滞洪区是不让养鱼的,这些非洲鲫鱼应该是从晋江,通过大淮渠等内沟河流入的。泉州市政工程管理处的陈主任也表示,这些非洲鲫鱼是从晋江流入滞洪区自然繁衍的,浦西滞洪区现在并没有承包给私人用以养殖。
陈主任认为,鱼类大量死亡可能是由于夏秋换季时节,天气比较闷热,鱼儿缺氧而死。陈主任表示,市区截污管道尚未完善,的确可能存在一些小区私装排污管向滞洪区排放生活污水的现象,他表示将会尽快派工作人员查看现场,并对死鱼进行清理。
死鱼原因可能有三
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水技站万为民站长介绍,非洲鲫鱼学名罗非鱼,原产于非洲,生命力顽强,对高温天气耐受力强,但是不能耐受低温。对于浦西滞洪区非洲鲫鱼大量死亡的现象,万站长认为,第一种可能是存在病害,第二种可能是水质受污染,还可能是鱼太多,密度大,水体供氧不足。罗非鱼繁殖能力强,鱼多了,需氧量就大,由于天气炎热,滞洪区的水体流通不畅,因此水体含氧量便不足以供鱼儿生存。
虽然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蛋白质,但是万站长建议垂钓者不要食用这些非洲鲫鱼,因为滞洪区是否存在污染尚不能确定,大量死鱼又会影响水质,因此食用这些罗非鱼对身体也可能产生危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