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900辆公交车全拆除高音喇叭 低头族和抢灯族需小心

2014-07-30 09:09 来源:闽南网 2
泉州公交公司共有900余辆,昨日这些公交车,都被拆除了高音喇叭。

【意见台】

赞成:孩子常被高音喇叭吓到

  “有时过马路走到一半,绿灯就变红,我也不能往回走啊,公交车就一直按喇叭,吵死人了”,昨天,记者在泉秀街随机问了一位泉州市民张书翠,她大倒苦水,非常支持拆喇叭。

  她还说,经常带儿子骑电动车外出,小孩都被吓到。

  另一位市民林小姐则发现,一些司机按喇叭,并非有多紧急,根本就是缺乏素质,养成坏毛病,“有时坐公交车,司机一路按,也不管需不需要”。

担忧:低头族和抢灯族要小心

  罗师傅开29路车7年了,他认为司机鸣笛已比较少见,“不过天气热,加上堵车、等灯,有些司机确实浮躁,就乱按喇叭”。但罗师傅担心,没喇叭提醒前方行人和车辆,会增加急刹车频率。罗师傅还担心市民素质没跟上,他上周六停车候客,居然有人低头看手机而撞公交车,“现在低头族太多了,抢灯的也多,而且摩的乱窜,交通也不够畅通”。

  7路车的魏师傅说,“中国式过马路”在泉州太普遍,行人也要按规则出牌,才能解决问题。

建议:看香港人不鸣笛咋开车

  本报记者曾在香港学习生活过一年多时间。记者发现,在香港,很少有车辆插队、闪大灯和鸣笛。除了道路设施到位之外,设计合理,司机守规矩、有“车德”也是重要原因。

  在香港,司机们普遍会遵守几项规则:前方路口拥堵,坚决不进入;支路驶入主路,必会先停在线前,耐心观察;前方车辆并线,一定减速避让。不抢道,不插队,各行其是,也就不需鸣笛了。(海都见习记者 苏桐轩 海都记者 徐锡思 林莉莉 吕波 实习生 李淑凤 文/图)

快刀短评

拆喇叭易

破陋习难

  开车鸣笛,一定有一万种理由。久而久之,似乎人人都觉得,就算被吵死,也要按喇叭。

  不按喇叭,真的能开车。笔者前几天刚去台湾,在台北一处小街,无意走到路中央,走了好几分钟,总觉得不对劲。一看,原来背后一直有辆车,既不抢道,也不鸣笛。呆了一周,发现台湾街头很安静,几乎所有的车都不鸣笛,人和车都守规则,秩序井然。

  泉州的乱鸣笛,沉珂难治,当用猛药。当然,要减轻噪音,又要交通顺畅,需要做的事还很多,诸如架设更多高架桥以便人车分流,更合理地组织交通以减少塞车,路人也要减少横穿等等。

  拆掉喇叭容易,但要根治陋习,还要从人的身上下工夫,需要更多的素质教育。诚如王阳明要进山剿匪时说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重要表征。泉州有着令人羡慕的传统文化,但是传统文化之种子,并不会理所当然地开出城市文明之花。城市文明是公共的,按规则行事的,它需要学习而获得,更需要从小的国民性教育。(环竹)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锦田社区现流浪女 游荡大半年捡垃圾吃睡猪圈
下一条:泉州梨园戏赴香港参加“中国戏曲节2014” 专场全院客满座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