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伊斯兰文化遗存保护较好 建议藉此为桥多谋福祉

“望北阁”匾额寄托了华侨、华裔对祖籍国的思念和深情 (灿芬 摄)
“求知去吧,哪怕远在中国。”写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伊斯兰文化陈列馆的伊斯兰圣训,不知你是否曾留意到。
远在祖籍国数千公里之外的印尼茂物市,广东开平籍华裔、印尼宗教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麦培满先生,对海交馆的这句圣训印象深刻。
“泉州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城市之一;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并且伊斯兰教正是由郑和从中国传入。以伊斯兰宗教文化为桥梁和纽带,泉州可以为中国印尼两国的相互认知、了解、合作作出更大贡献。”23日,在接受“新世纪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记者团采访时,麦培满这样表示。
内心里——认同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
现年76岁的印尼企业家、宗教文化活动家、园艺家麦培满,是广东开平籍第三代华裔,却与泉州有着紧密的渊源——至今仍被他深情昵称为“仁”的太太余淑仁女士,就是泉州南安诗山籍华裔。
尽管自己和家人信奉华人社会传统的佛教,但身处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由爱和沟通出发,麦培满十分注重以伊斯兰文化为桥梁和纽带,与穆斯林社会开展良好互动,推动祖籍国中国和印尼之间的相互认知和了解。也因此,麦培满对泉州的了解,远不仅仅限于太太的故乡这么简单。
“泉州我去过,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城市之一。”麦培满说,印尼的伊斯兰教则由郑和下西洋时传入。从追根溯源这个意义上来说,泉州与印尼在千年以前就借着“海上丝绸之路”结下了深厚的宗教文化机缘。为了说明问题,他还打开电视演示伊斯兰教传入印尼的路线图。地图上,泉州赫然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
行动上——曾将泉州设为“中国穆斯林文化之旅”首站
麦培满所说的“去过泉州”,指的是印尼穆斯林文化友好交流团于2012年开展的中国穆斯林文化之旅。这个由他参与组织的活动,将泉州安排在西安和北京之前,列为首站,原因就在于泉州是海丝起点城市和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城市之一的重要地位。
灵山圣墓、清净寺、海交馆伊斯兰文化陈列馆……泉州对穆斯林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尊重、包容和保护,给包括麦培满在内的印尼宗教文化界参访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这里,他们虔诚祈祷朝拜,仿佛找到了另一处圣地。
不仅如此,从麦培满先生邀请我们观看的当年文化之旅的现场纪录片来看,在泉期间,他们还兴致勃勃地观摩了提线木偶等泉州非遗文化展演,为泉州精彩、深厚、多元的人文底蕴所打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