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中泰海丝经贸文化论坛召开 驻华大使愿牵线搭桥谋合作

2014-07-24 23:37 来源:闽南网 0

泰国驻华大使伟文•丘氏君作《丝绸之路与中泰 

泰国驻华大使伟文•丘氏君作《丝绸之路与中泰两国的文化发展》主题演讲

  闽南网7月24日讯 今日下午,2014中泰高尔夫旅游文化交流邀请赛暨海丝经贸文化论坛在泉州举行。该活动旨在通过高尔夫和海丝经贸文化论坛的交流,为两国政府和企业搭建经贸、文化、体育、经济、旅游等领域的资源合作平台。

  在海丝经贸文化论坛上,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泰国驻华大使伟文·丘氏君、北京申奥首席品牌专家杨子云等学者嘉宾,分别作了《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丝绸之路与中泰两国的文化发展》,《丝绸之路振兴中华民族的骄人历史》等主题演讲。他们对海丝贸易文化进行了深入对话,并深切挖掘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的历史意义。

回顾商贸历史 共话海丝文化

  在论坛上,丁毓玲馆长对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及中泰两国间的历史往来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她说到,谈及泉州的文化包容时,应注意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泰国。泰国同样有着包容的心态,早期的华人移居泰国,本地人从来没有把华人当成外国人,而是当作王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推动和分享着王国的繁荣与进步。

  丁毓玲馆长表示,泰国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种族,使包括华人在内的其他种族在泰国很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因此,泰国同样是海上丝绸之路一个非常好的典范。

  “丝路精神是古代友好往来、互利共赢的典范,并一直传承到今天。”伟文·丘氏君大使表示,自古泰国和福建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泰国的香米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南方,中国的瓷器和先进技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泰国。

  伟文·丘氏君大使介绍到,从海里打捞的文物上看,早在泰国素可泰王朝时期(中国元朝时期),就明确记载泰国与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有贸易往来。当时,泰国向中国派出使节,中国商人随着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往返于泰中之间经商。

  在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双方互派使节更加频繁,使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拓展。到了泰国大城王朝时期,即中国清朝康熙年间,泰中大米贸易兴起,尤其是在福建、宁波和广东等地。目前,东盟国家包括泰国在内的2000多万华侨华人中,就有近1000万人的祖籍在福建。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麦德姆”对泉州影响结束 5地地质灾害风险高
下一条:泉州市区3家必胜客被查出“河北福喜”产品(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