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第三水厂将不经北渠直取原水 市区80%用水户受益

2014-07-22 07:05 来源:闽南网 0
该工程项目概算投资近2亿元,将准备招投标工作,争取年底前动工。

影响80%中心市区饮水

  进行封闭式供水,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记者从泉州市自来水公司获悉,正常情况下,中心市区供水(包含台商投资区)每天大约为25万吨左右,其中第三水厂就供应20万吨,占了80%。

  目前,泉州市自来水公司总供水量为40万吨/日,晋江南北两岸分开供水。其中,晋江北岸(即中心市区)由第三水厂(即泉南水厂)与北区水厂并网供水。第三水厂日供水规模为20万吨,但在7、8、9月份高峰期,供水量会增加,本月该厂的供水量每天达到25、26万吨。金浦水厂跨江供水后,每天也会向市区供应1.5万吨水,但高峰期供水压力依旧很大。

  据泉州自来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第三水厂三期扩容已在施工,日供水规模为10万吨,预计明年年底投用后,可缓解中心市区供水压力。

【背景与声音】

4年前海都报重磅关注

一个月推44篇报道

  目前,市区的饮用水加工厂包括第三水厂和北区水厂,分别从距离北渠首7公里和11公里处取水。

  北渠全长24.8公里,从金鸡拦河闸流经南安丰州,通过北峰、清源、东湖、城东、华大,经洛江万安,排入洛阳江。沿渠两岸民居和工厂密布,屡屡被污染,2010年11月底至12月底,海都报推出“荡清北渠,你我同行”策划,调查走访、监督曝光,向全社会征集20名观察员,汇聚各方智慧治理这条“生病渠”。包括建设护栏、建洗衣房、增加巡查人员、联合警方查处、设立举报点等都被提出来探讨,其中也有铺设封闭管线的建议。一个月推出44篇重磅报道。

  “经过几年的努力,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北渠管理处主任陈国材介绍,治理的重点是截污:通过建设防护栏,挡住了往北渠倾倒的垃圾;通过建洗衣房,把沿线居民的洗衣污染堵住了;通过定时不定时的打捞、清淤,把已经流入北渠的污染物处理掉;现在还在完善的监控,一旦投入使用,就能对北渠沿线进行实时监测。

  陈国材告诉海都记者,从设计效果看,在地下埋设管道,沿途经过的生活区、工业区自然就无法污染原水,毕竟沿线的污染防不胜防,例如护栏可以挡住人为的倒垃圾,却防不住下雨天污水的流入。

相关阅读:两年整治后再巡生命渠 泉州北渠取得明显成效

去年人大代表提建议

被列为市重点督办件

  北渠是泉州市区的“生命渠”,水质问题一直都受到各界的关注。2013年泉州市“两会”,市人大代表吴月荣提出的《关于改善泉州市区饮用水质的建议》就曾提出“封闭式的管道供水,从源头上解决水质问题”,因切中要害,被列为市人大重点督办件。

  “最早我是对家里的饮用水,净水器经常要换,产生疑问。后来看到国家环保部的调查,认为敞开式的供水渠道,有着天然的缺陷,因此更关注这个问题。”吴月荣代表说,用封闭式的管道,管道的两端都有监管,能够有效截污,沿途的污染源就进不去,原水更干净一些,也能防人为的破坏,例如出现投毒等。

  封闭式管道供水,晋江、石狮两地有先例,就是通过箱涵、暗管、隧道等方式,分别建设17公里和32公里的封闭式饮水通道,从金鸡拦河闸辅库区直接铺到两地的市区水厂,与南渠沿途各种污染源彻底隔开。

  “饮用水的质量,关系到所有人的健康;不管数据有多好看,至少老百姓的心里还是有疑问的,尽管可能是水管的问题,但原水的质量才是根本。”吴月荣代表说,监督了两年,有效果了,总是好的。(海都记者 徐锡思 陈斯红 实习生 李淑凤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第十一中学李辉老师病逝 数百人参加遗体告别仪式
下一条:泉州停售部分洋快餐产品 福建封存“上海福喜”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