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小记者浙大生活初体验 经历人生多个“第一次”
海都小记者抵达浙江大学
互动:讲个笑话给你们听
“哪个小记者先来向大家展示才艺?”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相互认识,浙大特意设置了这个“破冰之旅”才艺展示环节。
“我先来,我给大家讲一个笑话。”来自漳州的四年级小记者李吴雨聪第一次参加本报夏令营,但信心十足。他讲的是渔夫和章鱼的故事。话说,一只章鱼被渔夫逮到,就求渔夫别把它烤了吃,“只要别烤我,叫我干什么都可以”。渔夫答应了,说要考它几个问题,章鱼答说:“好吧,那你考我。”结果渔夫把章鱼烤了。由于这则笑话的笑点在同音字,现场不少人都没反应过来。
“一个人对着点滴(挂瓶打点滴)笑,说明这个人有什么特点?”七年级小记者钟浩轩接着上场,抖出一个漂亮的包袱。可过了两三分钟,同组的其他9名小记者面面相觑,包括带队的老师,都没人猜得出来。随后,钟浩轩得意洋洋地揭晓了答案:“笑点低(滴)!”话音刚落,现场发出了一阵哄堂大笑。
三年级小记者刘盈佳在大伙的鼓励下,最终勇敢登台展才艺,她讲了一个脑筋急转弯让大家猜:“人为什么要到市场去?”“因为要买东西?”有小记者脱口答说。大家议论了两三分钟,都没人答对。有谁知道,这个答案实在有点太“简单”了:因为市场没长脚,所以人只能自己到市场去。
小记者们被安排参观浙大的科技馆
【特写】
最自信小记者
三次踊跃回答
“中国大学什么时候形成的?”“西汉!”浙大林伟连教授向小记者普及一些大学入门知识及国内一些大学概况。林教授不时向现场小记者发问,来自漳州七年级小记者钟浩轩表现得十分踊跃,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
“大学有什么功能?”林教授的话音刚落,钟浩轩又积极抢答成功:“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虽然是首次参加大学夏令营,但钟浩轩掌握的知识和展现的自信,获得了现场多名老师的称赞。
小家伙更是自信满满:“答错了就答错了,没什么大不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过后就知道正确答案了。”
最好强小女孩
不让妈妈帮忙
9岁的漳州女孩黄丹仪,年龄最小,妈妈孙女士担心女儿不适应,此次全程陪同。不过,好强的小丹仪主动跟妈妈提出要独立。她自己大方地端盘子在浙大食堂选菜买饭,看到同寝室小朋友洗澡洗衣服,也要自己洗衣服,并坚定地向妈妈表态,接下来几天的夏令营,她要独立,不需要妈妈帮忙。
小丹仪在“破冰”之旅环节人小胆大,大大方方地给大家讲了《小熊买糖果》的故事,获得了浙大带队老师啧啧称赞,“讲得太好了,毕业晚会安排你上去表演节目!”孙女士更是对女儿的变化感到意外,“女儿学会了洗衣服,各方面表现都不错,没想到她这么快就适应了大学集体住宿生活”。
最志气小记者
心中绘大学梦
漳州初二小记者曾守志此前参加过本报一次海都小记者活动。在参加此次浙大夏令营前,他还上网初步了解了浙江大学的概况。之前,和不少优秀学子的梦想一样,曾守志的理想也是考上清华北大。不过,昨天下午,参观完浙大科技馆、校史馆后,看到浙大在一些学科方面独树一帜,曾守志的理想又多了一个选择——浙大。他说,他今后会以此为动力,不断向目标奋进。(海都记者 吴月芳 林深圳 杨清竹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