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炮轰永宁崇武制造惨案 登陆一日屠戮200村民
民国年间《永宁卫志》手抄本,记录“七·一六”惨案。
【泉州抗战代表人物】
抗战爆发后,不少泉州籍华侨心系祖国,回国抗战,其中参加新四军或在新四军抗日根据地从事抗日活动的有60多人。
新四军中的“华侨兵”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他们中间还涌现出叶飞、梁灵光、李子芳等一批新四军将领。
叶飞:
驰骋华夏痛击日寇 率部入闽解放泉厦
叶飞,1914年5月7日出生于菲律宾奎松省迪阿旺镇。父亲叶孙卫,南安金淘人。
1930年7月,刚满16周岁的叶飞在厦门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被判刑投入死囚牢房一年。经二哥叶启存帮忙,他在狱中得以和党组织取得联系。1931年年底,叶飞刑满出狱。1932年,他成为中共党员,同年到闽东参与创建闽东苏区和游击武装。
1944年3月5日至13日,新四军发起著名的车桥战役。时任第1师副师长的叶飞担任前线指挥。新四军集中5个团兵力,采取围点打援战法,共歼灭日军465人(内俘虏中尉以下24人),歼伪军483人(内俘虏168人)。抗战史上,这是我军1944年以前一次战役生俘日军最多的一次。
1949年3月,叶飞担任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司令员,率部参加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7月初,叶飞、韦国清奉命率领10余万兵力冒暑进军福建。8月17日,福州解放。随后,叶飞又挥师南下,8月31日,泉州解放;10月17日,厦门解放。
李子芳:
万里长征皖南突围 子芳路因他而得名
李子芳,乳名清心,石狮市永宁镇岑兜村人,1910年生。
14岁去菲律宾谋生。1927年回国。在泉州城郊法江小学任教期间,组织学生自治会,创办《萌芽》会刊,抨击时弊,宣传革命道理。不久,到泉州、厦门一带参加互济会和反帝大同盟等团体的活动。
1932年4月,红军攻克漳州后,他参加红军,193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军和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干事、科长、副部长、部长等职,参加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皖南事变突围时,他不幸被俘,被关进“上饶集中营”,秘密组织狱中党支部,率战友坚持正义斗争,挫败敌特的利诱逼降。1942年5月,被国民党当局杀害。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烈士的家乡命名为“子英村”(子英为李子芳参加革命时的化名),又将石狮城区的一条主要街道命名为“子芳路”。1985年9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亲笔题词“纪念李子芳烈士”。2002年子英村党支部、村委会在村两委办公楼西侧动工兴建李子芳纪念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