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个人档案包括哪些有什么用 谨慎管理防废档死档
档案去了哪里?
毕业前档案在学校
毕业后
1、如果毕业前暂时找不到工作,可申请暂缓就业,档案会留在学校两年。未申请的话,则会被返回生源地。
2、已经工作的
a、如果你的单位有人事接收权,就会转移到单位的人事处。
单位没有人事接收权的,就去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档案暂时留在学校的,如果逾期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其档案也会被打回原籍。这档案就无法发挥作用,没有计算工龄,职称评定也会受影响。
此外,档案打回原籍后,如果未及时前往确认及缴纳代管费,则可能出现死档的现象。
【提醒】
谨防档案成废档、死档
1、毕业后,学生千万不要把档案放在自己的手里,超过2年就会成为“废档”。(即使是今后找到工作,也无法重新入档。这是因为档案在自己手上的时间内,无法开具证明其手上的档案是真实未被篡改的。而至今,“废档”仍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2、档案的管理中,还有可能遭遇“死档”一说。
(1)打回原籍地后如遇丢失,档案就成“死档”。
(2)自行挂靠人才市场的,如果超过5年没有交档案保管费,而被人才市场等机构封存的,也被认为是“死档”。(所以,“跳槽”人员如果离开原就职单位,暂时未找到工作移交档案的,可与原单位协商,及时补交保管费,以防止“死档”的问题。)
档案还分干部和职工身份工资福利不一样
档案在一年后转正定级,会根据个人所在的单位,有两种身份:干部和职工身份。而干部的工资、福利和职工都不一样,晋升的渠道也不同。具体到每个单位都不一样。
1、企事业单位正式通过考试,给予事业编或公务员编的,就是干部身份。
2、企事业单位内设有工勤岗位的,转正后就是职工身份。
一般企业的员工转正后,就属于企业的正式员工。这也是员工权益的一大保障。劳动法规定,工作满10年后不能无故辞退,一旦发生纠纷,正式员工身份的认定,就是最好的凭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