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首期环保生态游 走访现实版开心农场既生态又来钱

2014-05-28 11:17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5月28日讯 “这个活动太接地气了!”昨日上午,结束首期“公众环保体验日”的三地生态游,参与体验地市民感叹道。不少市民说,以前关于泉州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只能通过电视、报纸了解,“这种走出文件的活动,应该多办几期,让更多的人来参与体验”。

  由泉州市环保局和海都报联合举办的生态市建设“公众环保体验日”活动,邀请市民一同体验生态市创建成果。在本月20日发出征集令后,一周时间就有50多名市民报名参加。参加首期生态游体验的14名市民,都是按照报名时间优先筛选的,未能参加的报名市民,将能优先参加下一期(具体时间和地点待定)体验活动。

【体验实录】

洛江南塘村:蔬菜基地农民种菜收入高

“智能植物工厂”大棚中,两边的蔬菜都是无土喷雾种 

“智能植物工厂”大棚中,两边的蔬菜都是无土喷雾种出来的

  上午8点,14名参与体验的市民准时出发。生态游的首站,来到洛江区河市镇南塘村——这是远近有名的蔬菜基地。

  市民李先生说,他平时喜欢到乡下逛逛,经常看到的是田园荒芜,“这个新农村,到处都是瓜果蔬菜”。他特意问了正在田里干活的村民,一年能有多少收入。村民向他伸出了三根手指头,“至少能有三万元”。

  大学生村官小吴介绍,全村的蔬菜基地有560多亩,其中无公害基地350多亩,村民通过专业合作社,把菜卖给商场、超市,收入有保证了,这个毗邻惠女水库的地方,就成了现实版开心农场。另外,南塘村在污水处理、休闲木栈道、无害化公厕、畜禽养殖等方面,也都做得有板有眼。

洛江田格里拉:立体种植5天就长出新菜

  在洛阳江源头的河市镇新告村,有一个名字听着有点“山寨”的地方——田格里拉。2007年,这里还是一片荒山,如今,已是壮观的生态园。原定20分钟的体验,市民们拖延到40分钟,才上车离开。

  最吸引大家的是名为“智能植物工厂”的大棚。大棚里,有小白菜、空心菜、南瓜、苦瓜、丝瓜、西红柿等各种蔬菜。市民李先生一边按着手中的相机快门,一边说:“我以前在电视上看过这种蔬菜种植方式,不需要土,采用人工LED光源,通过对根部喷洒营养液,长得很快。”

  市民林先生对这个大棚也颇有了解,“空心菜新芽摘掉之后,五天左右,就能长到原来那么长”。林先生还说,立体种植,一块地可当四块地用,省地,又避免不断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第三届闽南童谣大赛 小导游闽南语讲述开元寺传说
下一条:泉州明星见面会主角是郭美美 网友斥“太低俗”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