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将严查扰民烧烤摊大排档 重点整治8路段流动摊点
【数字看降噪】
降噪行动,将持续到考后
187个电话
5月7日,海都报刊发《家有孩子迎考遇噪音打968111》,启动“泉城降噪清静护考”策划,面向市民征集那些影响中、高考迎考的噪音。这一征集,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截至昨日17时,海都热线通968111接到187个反映噪音问题的热线。
2个工地
记者发现工地噪音占比最大,尤以地处泉州中心市区的和昌、泰和工地被投诉得较多。经过海都报持续多篇追踪报道,最终泰和工地在午间和夜间停工;和昌工地则在数天内完成多项降噪措施,并诚恳地列出3个方案,和附近5名中考考生家长商谈。
1个小区
在来电反映中,位于泉州大桥头的时代广场引人关注,也带出开放式小区的降噪难题。记者调查发现,此类小区停车管理是降噪关键。报道后,物业迅速改进,丰泽区、鲤城区两地文明办在各大小区发放、张贴降噪倡议书,呼吁响应海都倡议。
10多个音响
商业噪音屡禁不止。例如,泉州市区中山中路、九一街等商业街区的高音喇叭、扩音器,就吵得附近的考生难以休息。海都记者实地调查,随后,辖区的鲤中派出所和环保、城管部门进行了联合执法,测得多家噪音扰民,暂扣10多个店家的音响。
1张整改通知单
在重点关注工地、开放小区和商业街后,本报选取被多次投诉的西郊福邸西湖等小区,夜访发现附近大排档、烧烤摊吵得考生彻夜难眠。当晚,记者探访后即联系丰泽和鲤城两地城管部门执法,对产生噪音污染的店家开出第一张责令整改通知单。
13个版面
连续三周,13个版面的监督,解决了部分噪音问题,尤其是先期对工地、开放小区、商业喇叭、烧烤摊等类型的噪音做了系列报道。当然,还有很多读者的投诉热线等待解决,记者将部分转交给了相关执法部门,市城管办加快制定“百日整治”方案。
继续拨打
968111
从即日起到中高考时,这段迎考的重要时间段,我们仍将继续关注噪音扰民问题。欢迎读者继续拨打海都热线通968111,海都邦邦也将及时出击,就反映的各噪音来源进行单点出击,为考生护航,为家长解忧。
□快刀短评
但愿我们的耳朵能进化
噪音这种城市病,无处不在,伴随你上班、回家,陪你吃饭、上街甚至看电影、睡觉,却几乎在公共话语中不值一提。
生活噪音治理,难监测、难取证、难执法。这些老问题,应该得到相关执法部门的重视,毕竟每个人都有一副会被吵死的耳朵,每个执法者本人也可能是噪音受害者。
降噪也不全靠执法。每个人都是噪音制造者,但同时也是噪音消灭者。一些人讨厌噪音,但他自己却又制造噪音。甚至有人平时都是大肆吵别人,等到孩子高考时才发觉原来噪音这么讨厌。没错,一些人缺乏公共意识,自己不睡觉就不管别人要不要休息,今天孩子不考试就不管明天会不会被吵到。人人都只考虑自己,最终必然是噪音冲天,谁也躲不过。
如果耳朵不能进化,每个人都该想一想,你为什么还在大肆吵、大声按喇叭、大声放音响?(环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