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多部门联合查处噪音 10多店家音响被扣(图)
拉走一大车的音响 最多将罚款500元
昨日下午3点半到4点半,三部门的执法人员查了数十家店,发现十多家店涉嫌扰民,最终拉走了一大车音响。
记者跟随发现,其中以卖手机、卖鞋服和摊贩的喇叭扰民最多,多在80~90分贝,少部分超过90分贝。
民警表示,这次执法先是暂扣音响,相关人员稍后要到派出所接受进一步调查,等待环保部门的噪音认定;若达到处罚标准的,要罚200至500元不等后才能取回音响。民警同时表示,第一次被投诉扰民的,以教育警告为主,但屡次被投诉,屡教不改的,将严格处罚。
民警说,在公共场所大声放音响,既没素质,也损害别人休息权、健康权,店家应该认识到这是一种扰民行为。
“这次联合执法效果不错,两条街一下子都清静了不少,走在街上都没那么烦了”。鲤中派出所教导员蔡伟斌说,噪音也是民生问题,被骚扰的市民吃不好睡不好,没法休息没法工作,而制造噪音的人却满不在乎,“我们有时一天接10起投诉喇叭噪音的警情”。
他还表示,九一街和中山路是老城区噪音的重点区域,噪音执法又必须多部门联动才有效果,以后将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真正为市民降噪。
和昌工地凿平路面,可以降低车辆通行时所发出的噪音
【响应降噪,工地在行动】
和昌工地改进措施两个细节就能降噪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和昌工地附近的居民可能会感觉到变化:土方车进出时,“呼呼呼”大脚轰油门声不会像以前那么大了;满载渣土的车辆也不会猛颠一下。
上一周,本报推出为考生降噪报道,第一站就关注了和昌和泰和工地的施工噪音。在海都报持续关注下,两个工地都积极配合,泰和工地停止了中午和夜间施工,和昌工地则承诺周六前改进工程措施。昨日,记者现场查看,通过垫高土方车车轮清洗池和凿平工地出入口,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这个地方,原来有10厘米的坎,凿平之后,土方车出场的时候,就不会颠那么一下。”现场施工负责人封先生介绍,这地方做成一个小小的平缓斜坡,车轮可以平稳着地。
另一个主要噪音源则是土方车进出清洗池的时候,需要刹车进入和大油门驶出。
“出场的时候,土方车是满载的,刹车的声音会比较大;进入清洗池后,低速通过,要冲上斜坡全靠油门,因此声音也大。”封先生说,通过对清洗池的结构进行技术改造,可以让土方车的车轮轻松通过。
“不要小看这个细节,改完后,噪音小一半。”一位司机说,这样一来,夜间发出的噪音就会小很多。
关于如何妥善安置考生的问题,工地方面此前已提了三个方案,目前5位中考考生的家庭还在协商中。(海都记者 韩影 徐锡思 谢向明 实习生 苏桐轩 通讯员 蔡小芳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