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失聪女孩史可鑫笔下流淌梦的声音 一起读其感人故事

2014-04-05 17:39 来源:东南早报 0

失聪女孩 笔下流淌梦的声音

  史可鑫展示她的书法作品

史可鑫展示她的书法作品。她有三个心愿,其中一个是用画笔帮助更多的人。

  泉州海交馆、石狮黄金海岸……这几天,一个头发卷曲的女孩常常驻足在有海有船的地方,一脸陶醉。她名叫史可鑫,辽宁鞍山人,今年22岁,自出生七八个月时因药物致聋后,她的世界没有了声音。

  在母亲韩秋菊的坚持下,可鑫活得很精彩:她跟正常孩子一起求学,学习画画、书法、拳书与下棋,书法作品曾经在慈善会上拍出100万元高价。如今,她受聘成为泉州市残疾人聋儿康复中心(海西聋康中心)的书画老师。

  今天,离不开毛笔和画笔的可鑫就要回北京了。临行前,她通过母亲“翻译”自己的三个心愿:一是重装人工耳蜗;二是出国深造西方油画艺术,用画笔帮助更多的人;三是让妈妈开一家名为“会友楼”的饭店,请这一路帮助自己的好心人吃饭。

婴儿期失聪

随母“北漂”看病

  得知襁褓中的女儿双耳失聪,韩秋菊觉得天塌下来了。

  韩秋菊为了给女儿治病,带着筹到的钱去北京找医生,钱花光了回家,等筹到钱再去北京。

  直到可鑫三岁那年,韩秋菊再也借不到钱,因为对女儿是否继续治疗有分歧,她和丈夫分道扬镳。“后来我带着女儿住到北京,一边打工给她治病,一边教她说话。”母女俩成为“北漂”一族。在北京,为了省钱给可鑫做康复治疗,韩秋菊住过地下室,待过储藏间,为此落下了腰痛的病根。

  2002年,来自加拿大的老人马龙知道可鑫的故事后,资助母女俩搬出了杂乱的储藏间,住进离学校更近的房子。直到现在,马龙还记挂着母女俩的生活。

康复过程中 展现书画天赋

  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可鑫,很早就显露出特殊天赋。

  幼儿园组织孩子跳舞,原本站在中间的可鑫跳着跳着就被选到第一排。她用只有母亲听得懂的发音说:“跳舞的地方有镜子,我看镜子里其他小朋友的舞步就不会错。”

  “有一天我去幼儿园接她,班上的老师告诉我:‘你们家孩子画杯子画得很好。’”由于没钱,可鑫直到小学三四年级才学画,两年后,还是由于没钱,她开始自学画画。

  后来可鑫有了免费学习书法的机会,她师从擅长“拳书”(用拳头沾墨写字)的陈翔练习书法。“老师要她每周交50张书法作业,我就让她写200张,从中挑出50张交给老师,就怕她表现不好,被老师退回。”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昨日340多起火情 晋江一仓库区起火损失或超3000万
下一条:男子黄龙大桥写:人生有太多无奈 纵身跳下身亡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