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花巷百年老照相馆 见证古城一个世纪的悲欢离合
2014-04-04 10:04 来源:东南早报
1
老陈小心地拿起这幅近百年的老照片,照片上的人是他的爷爷,左下角还写着相馆最初的名字“艺轩”。
每一次,当我走过泉州花巷的一家老照相馆,总会在店门前驻足一会儿,只为了看看玻璃门上挂的一张张黑白老照片,试图从照片里探寻一丝时光的线索。
191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国际上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袁世凯正在为称帝做准备,整个中国处于一片混沌之中。正是在那年,陈培新的爷爷陈春木在承天寺内开办了艺轩照相馆,它就是“第一代罗新”。1934年,陈培新的爸爸陈建基在中山中路,开办罗克照相馆,这是“第二代罗新”。1991年,陈培新在花巷内开办了现在这家罗新照相馆。在这家刚满百年的老相馆里,无论是用心坚守的陈家三代人,还是风光不再的老式照相机,都用“眼”和“心”,见证了泉州一个世纪的悲欢离合。
经营老相馆,年近六旬的陈培新有着他的坚持。随着数码相机日益更新,胶片机的地位早已被取代,泉州的许多老相馆纷纷被历史淘汰。而老陈没有故步自封,早早研究起了数码相机,凭着过硬的摄影技术和对新器材的熟练掌握,老相馆依旧能维持生计。
老相馆为了保留住独特的韵味,除装潢原汁原味外,里面还保存着一些老照片、老相机。时光没有让相馆老去,“老”反而为它增添了别样的魅力。相馆犹如一张黑白底片,简单而真实地定格下了每个顾客的美好瞬间。前来拿照片的朱先生告诉记者,正是这家老相馆为他拍了人生第一张照片,这一拍就是60年,他也和陈培新成了朋友。对他而言,相馆不仅仅是照相的地方,更是一种记忆,一股浓浓的人情味。
“咔嚓”,一声快门响,美好瞬间化作永恒。 (戴涵琦 图/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