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打车软件补贴下调市场降温 或瞄准背后市场

2014-04-03 07:10 来源:闽南网 2
停止补贴尚未到来,但补贴一路下调却让火热的打车大战退烧了。

消费者回归理性

商家瞄准背后市场

  尽管补贴还没有停止,但打车软件在泉州市场的热度已经降温了。有的哥表示,现在打车软件已经成了辅助手段,通常在顺路或预约时会用。

  嘀嘀打车泉州相关人士透露,补贴下调后,订单量的确有所下降。“不过在我们看来,留下来的是比较健康的数据,开始进入平稳期。”该相关人士介绍,目前泉州有六成司机使用嘀嘀打车,日成功订单约为一万五千单,“补贴下调后,订单成功率是在上升的”。

  早在此前,就有专家称,两大软件烧钱战看准的是背后更广阔的市场。昨日,快的打车发布消息时首次透露,经过一年零八个月的成长,创业团队已探索出除广告以外,更多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包括线上线下的营销活动等。目前,快的打车月度营收接近千万元人民币,预计未来营收还将持续规模性增长。

  快的打车COO赵冬在回应“为何烧钱”时称,比起电商,这点补贴不算什么,从来不觉得盈利是个问题。他表示,出租车行业一年营业额保守估计有3000亿元,一辆出租车的空驶率至少在30%,如果能把空驶率降低5个点,整个行业的规模将提高200多亿元;如果每年能够创造200亿元的价值,盈利还会是问题吗?“除了能给出租车行业带来价值外,打车软件背后的O2O市场更大,这也是我们未来的机会之一。相对于怎么赚钱,我更关心快的打车能给用户带来什么价值,用户离不开快的打车的时候,我们才有资格去考虑挣钱的事情。”

  而嘀嘀打车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称,嘀嘀打车正在关注更多与安全有关的问题,并且已开始着手研发硬件设备,但具体产品和使用暂不方便透露。

延伸阅读

政府与“打车软件”怎么合作?

  在打车软件行业发展的初期,政府应如何起到有效监管和引导作用?政府与企业该如何推进有效合作?“调控之手”和“市场之手”该怎样配合?

  国家发改委综合交通运输研究所主任程世东认为,大家对打车软件的顾忌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安全问题,二是监管问题。

  “手机打车软件这个平台很好地适应了社会的发展,也符合了老百姓的需求。”程世东说,“在监管打车软件这个行业时,政府花大笔费用钱来设立打车平台是否有必要?企业所做的事情能解决政府需要做的事情,那这种服务是否可以委托给企业来做,是否可以让打车软件帮你来实现。“企业已经建立了打车软件这个平台,政府只需花小的代价购买服务就够了。”

  深圳市都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薛博认为,在做好对打车软件司机准入、运营监督等涉及行业安全监管前提下,应当允许打车软件自行调度订单。

  “打车软件最最核心的功能是精准订单分配,其原理是基于即刻搜索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薛博介绍,打车软件的技术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打车软件通过大数据分析司机运营路线及运营习惯,会采取最佳分配策略,减少车辆空驶和乘客等待时间。二是打车软件通过分析城市路况拥堵情况,以及不同时段订单呼叫数量及时调整分配策略,提高订单成功率。(海都记者 李秋云 综合)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晚会昨文庙举行 筹集善款17906.5元
下一条:泉州新公布117个测速点 4种超速情况只警告不记分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