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路上易忽视危险盘点 5种小学生出行方式案例分析
案例
2011年4月6日,泉州南安诗门小学,2名小学生骑着自行车外出,回家路上途经诗山客运站对面桥头等红绿灯时,被一辆重型卡车撞倒后卷入车底,不幸遇难。
方式三:三轮车
载学生放学路上不看红绿灯
时间:26日11时20分
路线: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霞源路—津淮街—北淮路—东涂街—田安南路—迎津街
对象:三轮车师傅
中午还未放学,40多岁的三轮车师傅,便早早地在校门口等候。他的三轮车顶,用塑料幕布围成。座位边上,系着一根粗麻绳。
下课铃响,4名一年级的小女生前后出来,上了他的车。师傅拉起麻绳,将她们围起来,以防止小孩坠落,之后便往津淮街方向行驶。行至刺桐北路津淮街口,刚好遇上红灯,可师傅无视红灯的存在,将车骑到路口的左转待行区附近,被车辆堵在路中央。等车流散去后,才继续过马路。
在田安路上,师傅直接将车骑到机动车道上,并在迎津街上逆行一段后,才停下让学生下车。
分析
发生碰撞时极易导致翻车惨剧
这辆三轮车,属于“三无”车辆。利用三轮车接送学生,是绝对不允许的。专门用于接送学生上下学的校车,都必须办理校车登记,喷涂统一外观标志或核发校车标志牌。三轮车,不符合接送学生车辆的标准,不能用于接送学生。
三轮车在发生碰撞时,极易导致翻车,酿成惨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三轮车没有保险,驾驶人大多没有赔偿能力,一旦发生事故,家长很难索赔。
根据规定,相关部门可对非法营运的电动三轮车和人力三轮车,处以罚款2000元。
案例
2010年12月27日,湖南衡南县学生家长租用三轮车接送学生,在车行驶到一个桥面时,车子一头冲到桥底溪流中,造成14名学生身亡,6名受伤。
方式四:电动车
74岁爷爷载孙只走机动车道
时间:25日11时30分路线:丰泽区第四中心小学—通港西街—法学路
对象:74岁的阿伯
阿伯的孙子小新上六年级,身体发育得不错,个头在班里面最高。放学后,孙子一脚跨过后车座,坐了上去,阿伯油门一拧,往东海方向行驶。
车刚骑出去10米,阿伯便从岔口拐出,走在机动车道上。一起闯入机动车道的,还有载着两名小学生的女家长。恰逢下坡,车速较快,两辆电动车一前一后朝前行驶。在法金路时,女家长右拐进入巷子内,阿伯继续骑车,直到法学路口,才右拐到家门口。
分析
反应慢视力差
易引发交通事故
超标电动车车身重、速度快、冲击力大,车体采用许多塑料配件、抗冲击性差,遇到碰撞事故更容易受伤。而老年人的视力不如年轻人,反应速度也跟不上,很容易酿成安全事故。
按照相关规定,60岁以上的人员不能骑摩托车。超标电动车,参照摩托车进行管理,因此,该阿伯不能骑超标电动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