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医托打击难成效 卫生部门:靠年检卡黑心诊所
尽管屡次被投诉和举报,但长征门诊部还是顺利通过了年检
闽南网3月27日讯 丰泽长征门诊部,屡次被投诉,去年8次被报警,但顺利过了年检。而今年3月24日这一次,丰泽公安东湖派出所处警民警直言,尽管这些患者是被医托骗来的,但他们没有抓住现行,无法进一步处理。
记者咨询泉州警方多位人士均被告知,医托是明显的违法行为,但如何抓现行、如何取证、如何定性都很难,所以难以有效打击。
而对于雇佣医托的医疗机构,泉州卫生部门也称,他们缺乏明确的法规作为执法依据,只能通过卡年检的方式来约束。
昨日,丰泽区卫生局医政执法人员表示,将就患者反映的“乱治疗”问题,对长征门诊部展开进一步调查。
□评论
法律怎么成了医托的挡箭牌?
医托难打击,雇医托的诊所也未伤元气。我们可以想象很多种理由,但怎么也想不到,最大的挡箭牌竟是“法律”——卫生部门说依法不归他们管,公安说法律要证据。
先说说取证难这个伪命题。3月24日,东湖派出所民警面对被医托骗来的患者,称因其没抓现行,难取证处罚。
试问,患者抓住医托的可能性有多大?患者不熟环境,也担心惹麻烦,显然不太可能动手抓医托。而被赋予执法权和审查权的民警,显然应该亲自抓医托,亲自找证据,再亲自处理,而不是让没有取证权力的人抓住医托,讯问口供,再扭送至派出所。
患者难抓医托,执法者其实心知肚明。
再说说为啥医托打击不尽。医托无利不起早,总是指望从诊所分成。所以,铲除生存土壤至关重要。就算拘留医托,不罚诊所,医托还会“敌疲我打”——他们怎么会跟钱过不去呢。
打击医托的釜底抽薪之法,是严处相关诊所,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老百姓总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而治理这些诊所,除了处罚外,另一招是信息公开。如能在大众媒体曝光,或能将不良行医记录、被罚情况等挂在他们执照下,那么还会有人找上门求被骗吗?2005年,公安部、卫生部等发文就此曾做明确要求,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医疗机构要处罚,并公开通报。
最后说说我们为何呼吁整饬医托和相关诊所。诚然,被忽悠的是少数人,以外来工、老人、妇女居多。我们格外重视他们的权利,基于两点考虑:其一,是因为他们连双簧都看不穿,轻信了“医院在消毒”的鬼话;其二,他们即便知道上当,但声音微弱,诉求少人关注。
雇医托的诊所,本质上不是“医”,而是“买卖”。唯利是图者,看的不是病,而是钱。这样的诊所,再不依法严肃处理,出了人命,执法者是否该问责?(环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