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打车软件补贴“缩水” 泉州的哥不再刻意抢单

2014-03-24 09:20 来源:泉州晚报 0

体验 高峰期五分钟打到车

打车软件究竟好不好用?昨日17时许,正值下班高峰,记者打算从宝洲街鑫亿大厦打车到侨乡体育馆,打开手机,连接网络,点击进入“嘀嘀打车”软件,输入目的地,选择“开始打车”后,软件提示:您附近有23辆出租车。点击继续后,出现打车页面,可以选择“现在用车”或“预约用车”,同时有“愿付小费×元,和是否拼车”的选项。

记者按照提示选择“现在用车”,30秒后有的哥接单,软件上显示了对方的车牌号、接单量、好评量等信息。随后,的哥拨打记者电话,称他正在坪山路加油,一分钟内赶到。从预约到上车,总共5分钟,在候车的过程中,有不少出租车经过,不过都不是空车。“这个时间点正好是下班高峰,如果不用打车软件,路边还真不一定能随时打到车。”的哥说。

记者注意到,的哥的手机差不多隔几秒就会有语音播报哪里有人打车。记者到达目的地,用提前绑定好的银行卡支付车费,3公里的路程原本需要10元的车费,立减5元。“现在补贴少了,除非客人离自己比较近,不然我也不会刻意接单了。”的哥说。

市民 合理选择出行方式

本来,打车软件进行疯狂补贴的出发点是为了培养消费者的移动支付习惯,然而从近段时间的情况看,一些乘客在不能获得高额补贴后,开始“抛弃”打车软件。

“前段时间打车软件每单补贴都达到11元或12元,我从家到单位打车不要钱,基本上已习惯打车上班了。现在补贴降低了,我觉得就没有花钱打车上班的必要了。”市民陈小姐告诉记者,她家住中心市区宝洲街宝洲花园,单位在义全街,打的费在11元左右,如果坐公交车有直达车,只要2元。现在,她考虑重回坐公交车。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市民中,也有人对打车软件的“降温”表示了担忧。市民徐先生家住北峰,经常为打不到车而犯愁,此前用打车软件方便了不少。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使用打车软件的大部分是年轻人,对中老年的打车并不利,也存在出租车司机选择性接客造成打车难,司机边开车边看手机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随着打车软件的补贴下调,出租车司机和市民打车开始回归理性。(记者 张晓明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大开元寺公益协会募集152万元善款助贫困学子圆梦
下一条:泉州户主有本20年前存折 473元得息42元当古董收藏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