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西街井亭巷寻宝:玉泉井塔堂亭共忆华年
2014-03-18 10:08 来源:东南早报
0
古大厝古朴典雅,风采犹存。
规模宏大 张瑞图亲书额匾
“古厝原本规模宏大,从这里到西街南都在古厝范围内……”青阳庄氏家族二十四世孙庄铭贤说,明嘉靖年间,庄国祯回乡后从青阳迁居井亭巷,建此府第,据载,主屋由东、西两座七进五开间大厝组成。
上世纪50年代,走进侍郎第便可看到一座木构大门牌楼。进门左拐可见一大石埕,当时东面尽头有一剧台,大伙都叫它“新峰土台”。
庄国祯故居曾有块巨大的石额匾,长约2.7米,宽1米多,前后两面分别刻有“中丞开府”和“奕世承恩”,为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张瑞图亲笔手书。石额匾曾摆放在府第大门围墙正中,“文革”时期为免被毁,庄家人连夜深埋,此匾从此销声匿迹。
雨过井干 排水技术精良
庄铭贤说,府第西座由于长期有人居住和修缮,保存比较完整。而东座已基本倾颓,除了一进尚存部分残楹败瓦,长期供编蒸笼的工匠居住,后半部被征用盖成公房。
目前庄国祯故居主要部分占地1300余平方米,包括厅堂、东西大房、完整深井和东西榉头,故居四周有围墙保护。
“古人建造非常讲究科学,小时候无论下多大多久的雨,天井都从不积水。”庄铭贤感慨地说,厅堂前的“大深井”,从来都是“雨过井干”,令人啧啧称奇。
古厝厅堂及厅口屋顶部分曾两次倒塌,后人修旧如旧翻建了两次。多年来,虽然庄氏后裔投了不少钱,坚持不租借,但部分建筑频受白蚁侵蚀,有倒塌之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