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多部门联合发布消费警示 谨防“免费旅游券”陷阱
闽南网3月16日讯 不花钱就能享受港澳游、云南游,如果你碰到了这种好事,那得小心是不是踩上陷阱。
家用电器等的延保服务,跟三包延期究竟是不是一回事?
今年3·15,泉州消委会、泉州工商12315与泉州市旅游局、晋江市工商局联合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市民小心陷阱,明白消费。
·消费警示7
谨防“免费旅游券”陷阱
市民王先生是一家保险公司的客户,去年过年前,该公司以回馈老顾客为由,赠送他一张“4天3夜港澳游”旅游券,上面写着“持本券自行到达深圳跟团每人收220元(导游小费和口岸费),全程再无任何费用”。
王先生很开心地到了深圳后,发现同团20多人都是持券旅游,有亲朋送的,有买珠宝、家电送的,还有人花几块钱网购来的!他隐约感觉上当,但也只好硬着头皮跟着。
到了皇岗口岸,导游要求每个游客签购物协议,“不签就不能去香港!”到香港后,导游来到一家珠宝店,随后将店门锁死,只能进不能出。店里珠宝比内地贵很多,看起来做工粗糙。但导游告知:“指标一定要在2000元以上!”游客质疑竟招来恶言相向。就这样,游客被关了3个小时,每人平均购物3000元以上,随后又被带到其他地方强迫消费。
行程结束后,王先生向旅游质监执法机构投诉。经调查,该旅游券的发行方根本不具备旅游经营资质,其无偿向保险公司提供旅游券,保险公司以此作为礼品赠送给消费者,是一起无资质经营且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
部门提醒
市场上存在大量冒充旅行社名义制作的旅游券,打着“港澳游”、“云南游”、“海南游”等旗号,均系违法经营旅游业务。
1.《旅游法》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2.所谓“赠送”、“免费”,都是以付出更多的金钱和精力为代价的,甚至还会带来身心伤害,旅游者务必谨慎选择。如需执券旅游,请向当地旅游部门核实旅游券发行方的资质。
3.如经营者强迫旅游者签订购物协议或有强制交易行为时,旅游者应当机立断予以拒绝。
·消费警示8
延保服务≠“三包”延期
延保是什么?很多消费者以为,这是延续厂家提供的三包服务。然而,这却是个误区。
市民小王到某商场购买了一台电磁炉,同时购买了延保,保修6年。用了3年后,电磁炉出故障,拿到商家去维修,但小王发现商家没有送到原厂维修,而且也没修好。经工商调解,商家答应帮消费者维修好电磁炉。
工商提醒
1.延保是延长电器的保修期,是针对电器整机保修期较短而衍生出的服务,开始于“三包”结束的第二天,但绝不是“三包”服务期限的延长。目前,给消费者提供延保的都是商家,而不是厂家,因而维修时一般都是商家提供服务。一些商家会选择非原厂家的售后,或选择非原装配件给消费者维修、更换,这些都容易引起纠纷;
2.“三包”规定中的“包修”是指,“三包”有效期内,除因消费者使用或保管不当等因素致使商品不能正常使用外,维修时消费者可以不支付任何费用,厂商应提供免费维修;而“保修”则不一定是免费的,商家往往免除维修费用,但零配件等其他费用一点不会少。
3.因此,购买延保时要签订延保合同,对延保的时间、金额、方式等进行书面约定,对一些价格昂贵的主要部件,如液晶显示屏和等离子屏,要特别留意是否属于延保修理范围;消费者还应保留购买单据、延保合同、延保期内维修相关单据,这些都是维权依据。(本网记者 李秋云 通讯员 苏晓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