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80后女孩分享自己20年来与西街的点滴生活

2014-01-28 09:21 来源:闽南网 0

周小盈在老宅旧址上拍照留影
周小盈在老宅旧址上拍照留影

□反响

80后女孩记录西街故事

  上周末,看到本网关于西街复兴的各种故事,前晚,网友“周小盈”在新浪微博上写下一条长微博,记录她和西街的故事。这条长微博,其实是她2006年写的一篇文章,回忆曾经在她脑海里的老街古巷。

  周小盈是位80后的姑娘。虽然父母1998年搬出西街,但在一中读书的她,仍然和爷爷奶奶住在西街。直到后来外出上大学,这才离开西街。工作后,虽然不再住西街,但她依然常去看望住在西街的奶奶。只是经历了大二的那场拆迁,她觉得,记忆里的西街远了许多。

  周小盈说,她家就住在泉州影剧院对面,老西街人原汁原味的生活特别有韵味。2006年,家里拆迁后,那里变成了废墟。有一次,她带着朋友去逛西街,还在她家废墟上照了一组照片。踩着那些石块,看着已经斑驳的西街,心里有种酸酸的感觉。回来后,她写下这篇文章。

  外出求学后,废墟上又建起新家。在新房天台上,依然可以瞧见钟楼、东西塔,但她总觉得少了些味道。没有了那些老字号的小店,没有了那些古老的房子,它不再是儿时的西街了。

  上周,看到本报的报道,她发出这篇文章,希望能跟大家分享她的西街回忆。

□附载

写给西街的点点情怀(节选)

  曾几何时,我在西街渐渐地长大,家的对面是影剧院。

  很小的时候,我和表哥经常溜进去看电影。

  小时候看的电影早已忘记了名字,只记得影剧院里那个卖菜头和“方果水”的小推车阿姨,记得那家卖可乐一杯2元的暴利小卖部,还记得那家电子游戏厅里的跳舞机。

  我想起有一次跑到影剧院的花圃里挖蚯蚓,挖了很多,把它们装在瓶子里带回家,埋进爷爷在院子里种花的花盆里。当时自己就像个泥娃娃,满脸的泥灰,旁若无人地蹲在中心的大花圃里挖蚯蚓。现在想想,实在很丢脸……但也很有趣。

  我想起和表哥想进录像厅看片,他欺骗我说两个人可以买一张票,结果他进去了,我却被拦在了外面哇哇大哭,跑回去跟奶奶哭诉。

  我想起西街的那家特香包开业,我跑去排队,买了一个2.5元的特香包。当时那家店生意好得不行,排队买面包的人排起了长龙,买到面包的人一脸幸福的表情,买不到面包的人满脸焦急的神情。

  我想起西街菜市场门口一家卖菜果和春卷的小摊,每次经过我都要吃上一个,最经常吃一个5毛钱的春卷;还有用米粒和花生做的,叫做“麦爹”?

  我想起每天都和小白从学校回来,她家在甲第巷,我每次都要和她骑着车经过那个十字路口的岗亭,一直送到她家门口的那条巷子,我才又转身往回骑。

  我想起多年后我又来到西街,我家的房子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翻起旧照片,有小时候在开元寺照的照片,我趴在石狮子上面,灿烂地笑。后来朋友把我的那张照片改了,在上面加了两行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好几年没再进过开元寺,没有在西塔下的草坪上睡觉,没有再去走台魁巷的小近道逃票,再没有躺在大雄宝殿广场上的那只乌龟上玩。

  在外求学的几年,西街已经重修变了模样,废墟上建起来新家。西街不再是破旧的样子了,可是我总是觉得缺少点什么。没有了那些老字号的小店,没有了那些古老的房子,它不再是儿时的西街了。

  我儿时的西街啊,只有在回忆里。(本网记者 陈丽娟 田米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未来7天最高气温都在20℃以上 温暖迎佳节
下一条:闽南特色小吃鸡卷 泉州西街阿姨自制400条分厝边享年味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