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闽南网马年春节特别策划:寻找泉州古早年

2014-01-20 07:07 来源:闽南网 3
今年,是泉州文都年,西街复兴,成了最大呼声。西街的美,不只在于它的建筑,还在于深藏在街巷中的老西街人和他们古老的民俗文化。或许,这条街,还过着最泉州的年。即日起,闽南网推出“西街复兴·马年春节特别策划”,带您行走西街,寻找最古早的年味,过个怀旧泉州年。

除尘 宋阿姨家几十年来都用这种特制的除尘竿打扫古厝

除尘 宋阿姨家几十年来都用这种特制的除尘竿打扫古厝

【编者的话】
泉州的年,是怎样的?

  闽南网1月20日讯 是冬至便开始风风火火地除尘,是提前十天便开始忙碌地蒸糕做粿,是除夕夜零点钟声过后的敬天公,是大年初一家家户户进门的那声“呷甜”。

  可如今,自家搓甜粿的人家越来越少;敬天公的讲究,知道的也不多;就连“呷甜”,也少了甜腻到心里的蜜饯,取而代之的,是时尚的糖果巧克力。

  有人说,年味越来越淡了。有人问,纯正的泉州年,要到哪里去找?

  今年,是泉州文都年,西街复兴,成了最大呼声。西街的美,不只在于它的建筑,还在于深藏在街巷中的老西街人和他们古老的民俗文化。或许,这条街,还过着最泉州的年。

  即日起,闽南网推出“西街复兴·马年春节特别策划”,带您行走西街,寻找最古早的年味,过个怀旧泉州年。

  西街116号,是个有点神秘的存在。

  它就藏在街面上,一家毫不起眼的服装店旁,小小的入口外还守着个卖水仙的小摊子。唯有门上“洲紫新筑”的四字“接头暗号”,告诉来客,里面别有洞天。

  推开小小的铁门,三开间双护厝古大厝,占地千余平方米,雕梁画栋;后面还有座西式双层小洋楼,三房二厅二角间,已历经九十余载岁月沧桑。

  年关将至,古厝也渐渐有了年味。

  女主人宋阿姨正拿着除尘竿除尘。春天留下来的稻草晒干,取两三寸长的竹子尾巴,再加上一把甘蔗尾。宋阿姨说,这些都是吉祥的东西。这几十年,她们一直用这种除尘竿清扫屋顶,寓意把污秽、脏东西扫干净。年年要“除尘”,就是要把一年的“晦气”“除”掉,才能过个好年兜!

  像宋阿姨这般用古法除尘,即便在西街,也已不多见了。听说,闽南古大厝,如果用心打扫的话,一般都要花上好几天呢,连房上的梁柱,都要搭个梯子上去好好擦洗一遍。

  相比之下,旧馆驿的老杨家算是轻松的。巷口的房子1983年就翻建成了两层小楼,没有雕梁画栋,也不讲究古法,可除尘该有的程序还是不能少。

  先从屋里要洗的东西入手,几张眠床的床板得一块块先拆下来,擦洗完搬到天台晾晒。屋里的桌椅橱柜、盆盆罐罐都要擦洗一遍,堆到门口,把屋里的死角都给空出来。擦完门窗后,再拿根拖把,把屋里大大小小角落清洗个遍,特别是不能放过天花板上的蜘蛛网,张牙舞爪的,实在讨厌。

  女儿嫁出去了,老两口特地请了个钟点工来帮忙,可还是从早上8点忙活到了将近天黑。

  老杨笑道,现在程序已经简化了许多。要是以前,碰上几年一次的墙壁涂漆,得戴好袖套、包好头巾、戴顶帽子、穿上雨鞋、全副武装。大人们忙得焦头烂额,小孩却在旁边嬉笑捣蛋,那才叫一个麻烦。

  不过无论再怎么捣乱,除尘总会结束。一年的晦气“除”去了,接下来就是贴春联、挂灯笼、张罗各种年货,准备欢欢喜喜过大年了。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宝秀小区一草地突燃大火 疑烧垃圾引起(图)
下一条:女童泉州动车站抢先下车 急坏父母车站员工帮找回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