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草根助力西街改造:留住居民和他们的生活方式

2014-01-13 09:37 来源:泉州晚报 0

1983年泉州举行纪念改革开放5周年元宵庆典活动,踩 
1983年泉州举行纪念改革开放5周年元宵庆典活动,
踩街后的文艺表演在开元寺举行。 (蔡其呈 供图)

    【百家之鸣】

    他们,有的是泉州网“西街在线”专题的网友,有的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提出意见,参与互动。他们的观点不尽相同,甚至形成PK,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让西街成为泉州古城文化复兴的经典之作。

    留住居民和他们的生活方式

    总有一天繁华落尽,总有一天人去楼空。生活在别处,乡愁留在西街。西街复兴正逢其时,既要避免大拆大建,又要有所修复,有所放弃,拆掉一些乱搭盖,改掉一些瓷砖墙,重建一些倒塌的名人故宅、修旧如旧,引进民宿、工艺品店、手工作坊、艺术家工作室、咖啡馆、茶馆和专题博物馆。我想西街要学习上海田子坊,市民仍然生活在创意园区,社区即园区,对外人而言是一种最上海的体验。当然,要让人流大量回归,还需要龙头项目带动,蔡国强主导的当代艺术馆若能投建应是一个契机,未来以泉州当代艺术国际双年展来吸引全球目光,将会人气高涨、宾客如流,“城市会客厅”也才有可能名副其实。——微信网友@对你明说

    别让历史的检索断了线

    西街应考虑修缮为主,业主和政府各承担部分修缮费用,不一定非得要大规模拆迁。建筑风格应在整体规划条件下由专家组评审通过实施,不能再像南俊路北拓那样仅仅考虑交通和路网而忽视了文化的保护,巷子没了,将来历史的检索也就断了线,跟人家说哪个地方是哪个典故,说了都没人信。西街拓宽可以考虑开发地下空间,即建造地下车行道,地面人行道,并考虑综合管线配套建设。 ——泉州网“西街在线网友”@eagle1977

    希望不是又一例过度商业化

    当我在庆幸泉州不像有些旅游城市塞满了虚伪的文艺小资精品店、酒吧、民宿和成对的游人。有人正想把她往这个方向推。试想被咖啡馆、画廊、纪念品店而不是香烛店、服装店占据的西街。究竟是为游客存在,还是为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泉州人存在?真心为打着文化复兴旗号的商业化感到焦虑。——新浪微博网友@倾城之迈_YC

    古城特别是西街复兴,其实就是泉州历史文化如何复兴留存的一个命题或是样本。而古城文化区别于其他地域的一个特征就是,文脉藏身于这些看似貌不惊人的小街小巷中。如果复兴出发点是进行伪清新伪文艺的商业化改造,那对古街文化遗存不啻是一场洗劫。 ——新浪微博网友@庄奕法

    精品旅游线路西街走起

    “东亚文化之都”,仅复兴西街是不够的。应从泉州西街开元寺作为起点,一路向东,开设一条“东亚文化之都”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从开元寺、钟楼、元妙观、状元街,到南俊路承天寺、百源路铜佛寺、文庙,接着继续向东走,途经清净寺、关帝庙,可行的话打通现有羊公巷,连接天后宫。

    步行线路之外,还可以开一条双层旅游公交专线。沿江滨路让外地游客参观晋江两岸的经济建设,绕行坪山路参观郑成功雕像,接着往北参观灵山圣墓,接下来是泉州少林寺和国家5A级景区清源山。再取道泉山路南下到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博物馆以及西湖公园,让游客充分感受到泉州“多元文化宝库”的魅力。 ——新浪微博网友@泉州小小柯(记者 孙灿芬 郭巧燕)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文都”园林艺术馆今年将筹建 增两座垃圾中转站
下一条:泉州西街古早味照片 让我们与历史撞个满怀(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