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西街发展复兴”走进两会 重现老字号发展民宿集中区

2014-01-05 10:07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1月5日讯 古城西街,承载着多少泉州人的文化记忆。那里的青石小巷,隐藏了多少古早大厝,走出的人物流芳百世。那里的红砖飞檐,站立了多少岁月,见证刺桐港的繁荣。

本报去年年底航拍图片,东西双塔屹立,红砖古厝环绕 
本报去年年底航拍图片,东西双塔屹立,红砖古厝环绕,西街浓缩了泉州的古城之美

  去年,泉州当选“东亚文化之都”,泉州人的西街情怀再度开启。网友“古城留守儿童”一则网帖《莫让东亚文化之都变成一只空心的鲤鱼》抛砖引玉,经本网独家报道后,众多网友的建议飞向了记者邮箱;针对古城复兴,泉州副市长李建辉批示;今年两会,不少政协委员将西街写入提案,带进大会。

  复兴西街,成了全民的期盼,我们将共同关注。

泉州市政协委员朱林果:要在西街重现泉州老字号

  西街片区是目前城区内条件最为成熟,且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区域。要通过精心改造,重现古香古色、闻名海外的泉州古西街,真正把西街建成泉州对外旅游文化合作交往的重要窗口和标志区。当然,在整治保护过程中,要注意引入一些传统的元素。

  首先,西街有很多历史文化遗存,有大量的名人故居,有别具特色的古大厝、红砖楼、古水井,对这些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做到“修旧如故,以承其真”。还有那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用砖和石头建起的房屋,很有特色,和整个街区的风格能相融合、相协调,对这些建筑也要进行精心保护和修缮。

  其次,要在西街重现泉州的一些老字号,把传统工艺的精美艺术品引入西街。把它们的详细制作过程集中对外展示,让人们在西街重新看到泉州的传统文化和工艺。

  改造后的西街,应成为囊括泉州民间舞蹈、戏曲、美食、工艺品等方面的传统特色文化旅游街。可以由政府在开元寺两侧确定一个小集市,将一些摊点集中起来,定点、定人、定日摆摊设点,出售旅游小工艺品。

泉州市政协委员曾佳珩:建设文化广场以此激活西街

  泉州1000多年来,各种文化相互融合。西街短短一两百米内,就同时有佛教和基督教文化,就是最好的体现。因此,以这样的文化融合为基础,设立一个文化广场,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文化标志,同时可以带动周边旧街巷的发展。

  建议将地点设在西街与新华路交叉口的西北侧,因为这里也是开元寺和基督教泉西堂的中间地带。

  文化广场如果能建设起来,能吸引更多人到这里观光,体验文化气息。以此激活西街,发展古城文化。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古城如何复兴商业价值为何每况愈下 邀您建言献策
下一条:泉州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今日开幕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