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取暖慎防“低温烫伤” 取暖器用半个小时后应拿开

泉州晚报   2013-12-31 21:35

用半个小时就应拿开散热

  江连枝说,低温烫伤与开水引起的烫伤或明火引起的烧伤不同。人体没有特别的疼痛,烫伤皮肤表面也不一定有伤口,但创面往往比较深。如果低温热源持续作用,就会逐渐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烫伤。

  避免被烫伤,重在正确使用取暖用品。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易过高,不要挤压热水袋,注意把盖拧紧,水袋外面最好用布包裹隔热等等。尤其是在使用时间上不宜过长,最好间断使用,用半个小时就应拿开,让皮肤透透气,让局部残留的热量挥发,然后再继续用。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即热式取暖用品虽然基础温度不高,但加热后始终高于人体的体温。再加上人到冬季,皮肤对外界温度的感觉比较迟钝,稍不留心就会造成损伤。使用暖手宝或者热水袋这类取暖设备时,一定不要紧贴皮肤,在使用时也要尽量控制时间。发生烫伤后,要尽快就医。

  烫伤后可立即取五绝万用粉,用氟轻松软膏调匀涂于患处,数秒钟后可止痛,并有消肿和防止起泡的作用,且愈合后不留疤痕。也可用鸡蛋清、熟蜂蜜或香油,混合调匀涂敷在伤处,有消炎止痛作用。切几片生梨,贴于烫伤处,有收敛止痛作用。

  最简单的办法是立即使用自来水直接、持续冲洗创面15~20分钟,或用冰敷数分钟,此方法既简单经济,又能止痛,并可大大减轻皮肤损害程度,将烫伤程度减轻。

有些人不宜使用取暖设备

  若长时间使用取暖设备,也有可能因散失过多水分而导致皮肤干燥。使用电热毯者应适当增加饮水量,有过敏体质的人不宜使用,一旦发现有皮炎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电热毯。

  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王洋说,冬季是很容易发生烫伤的季节,特别是一些患有糖尿病、脉管炎或中风后遗症的老人,神经功能受损后感觉较迟钝,对温度变化和痛觉不敏感,以致烫伤了还察觉不到。这类人不但要禁用热水袋保温足部,也不应用火炉烘脚,平常连电热毯也最好不要用,平时可以多穿一双稍宽松的袜子,可开暖气,给室内空气加温。

  冬季供暖后一般室内门窗紧闭、空气不清新且干燥,室内外温差又较大,会让人的气管黏膜净化作用变差,直接导致鼻腔、咽喉发干,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也会下降,容易出现烦躁不安、鼻咽干燥、头晕眼花等症状。冬季取暖,要坚持早晚各开窗通风一次,每次开窗时间不少于30分钟,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

  在室内靠近取暖器的地方放一盆水,以保持室内空气湿度,有条件的也可以使用空气加湿器。同时,要注意多饮水,特别是在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各饮用一杯水,确保体内有足够水分。有咽炎病史的人,喝水时尽量使水流在咽喉部停留长一点时间,使咽喉能够得到润滑。

小贴士

正确的取暖方式

  ●电热毯上床入睡时应关掉电源,如果是低压调温电热毯,可在温度合适时调到保温挡。最好不要通宵使用,尤其是老人和婴幼儿;使用电热毯者应适当增加饮水量。

  ●取暖器取暖器要离身体至少1米,否则长时间的烘烤会导致低温烫伤。

  使用取暖器后,房间内会比较干燥,建议室内养一些水栽植物或放一两盆水。

  取暖器尽量放置在不易碰触的地方,远离燃烧物,背面离墙保持20厘米以上,离家具的距离应更大一点。

  ●浴霸在使用浴霸时,尽量减少视线与灯光的直接接触,以免强光刺伤眼睛。

  强光会削弱婴幼儿的视觉功能,影响儿童的视觉发育。因此,最好选用装有红外线磨砂灯泡的浴霸。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海峡国际五金机电城五期正式交付
  • 9位晋江乡贤获香港授勋及嘉奖
  • 夜游滨海浪漫线!这里,等风更等你……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