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本土模特市场问题多 漂亮光鲜背后几多辛酸

2013-12-27 09:38 来源:泉州晚报 0

模特们于走秀空档,在后台交流
模特们于走秀空档,在后台交流。在光鲜背后,她们的酸甜苦辣较少被人关注。
模特行业与发达服装产业完全不匹配。 (铭模坊 供图)

泉州本土模特市场问题多,出场费分为“三六九等”,拥有“最丑”的脚,易得胃病,常需整容,不谈论收入成“潜规则”,往往十多岁入行,25岁后离开

本月,已经举办了三届的模特大赛又一次在泉州拉开战幕,T形台上的耀眼光环,吸引众多年轻男女前来参赛。凭借大赛进入这个行业,在他们的眼里,或许将意味着事业轨迹也就从此不同。

模特,这项由海外传入中国的“舶来”行业,在许多人眼中是吃青春饭、淘汰率极高极快的职业。这个行走在时尚尖端的行业,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吸引着大众的关注。

如今,在泉州本地就业的模特有数百名,但优质的本土模特却非常稀缺。近日,记者走进泉州本土模特圈,发现那里存在着诸多问题,模特市场、从业环境都还不够规范,模特经纪人不够专业,对模特培训投入太少、服务意识不够;客户不了解模特的价值,过度压价;经纪公司之间恶意竞争;模特“接私活”成风。在报酬方面,泉州模特参加演出的酬劳模糊地分为“三六九等”,同一场演出,每个模特的出场费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乃至上万元不等,不明言收入是业内不成文的“法则”。

据了解,目前泉州只有美模模特公司、183艺术铭模坊等少数几个机构在进行模特培训,一些服装商场虽开始自发进行模特培训,但远远无法满足泉州企业对模特的需求。

业内人士分析,泉州时尚业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市场不规范,不少企业只能前往厦门、上海选聘模特,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客户对于本土模特价值的判断。

泉州庞大的服装产业蕴涵着巨大的模特市场需求,企业对模特的要求也从形象方面上升到文化素养、才艺表演能力、气质涵养等方面。

如何引导本土模特圈进一步走向规范化,目前,仍是亟待解决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随着福建省《模特资格证》在厦门开考,考级、执证上岗逐步在模特行业中推行,虽然行业内外对模特资格证书意见不一,但这一举措对整个行业的规范作用却不可忽视。福建省模特文化产业协会会长海鑫建议,模特行业协会应该举办更多活动,通过媒体宣传,推出行业评先争优活动及“名模市场”平台,在评优争先中形成模特与品牌更有效的对接,以全新的大赛模式为模特和品牌打造双赢的局面;与国内外模特协会、模特学校、模特公司加强交流与合作,推动福建模特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目前,泉州虽不是优质模特的生产地,却是优质模特的集散地,凭借着庞大纺织服装企业资源,泉州模特市场有望进一步整合、发展。在惠安籍名模曾玲玲看来,模特行业是时尚潮流的先锋,是国内企业品牌与国际接轨必不可少的主角。泉州的企业在国内备受瞩目,而“模特经济”又以其强大的亲和力、感染力服务于泉州的各类产业,相信不久的将来,泉州的模特产业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微信点赞送豪礼? 记者暗访云南免费游步步惊心
下一条:泉州古城门建成十年未开放续 借鉴黄鹤楼仿古复建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