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城东工地挖出明代古墓 墓志铭还原墓主生平事

2013-12-04 07:20 来源:闽南网 5
泉州市区北迎宾大道拓改,工人挖出明代丘启雍的墓,出土的墓志铭,朱砂艳丽如初,道出这位小官为百姓敬重的一生。

工地挖出三个墓穴
工地挖出三个墓穴,最左侧为丘启雍的墓,另外两个墓主身份尚不清楚

在江西治理有方 赴广东缉拿盗贼

  丘启雍在江西瑞金4年,为一方百姓带头修庙建桥,领着大伙儿干了不少为民办实事工程。县令大人看他这个武官,还颇有文气,还让他牵头修县志。

  老百姓们念他为官功绩,还把他的功业刻上石壁。

  丘启雍当了4年官,“迁增城乌石巡检”,就是调任广东增城,类似地方武装部部长,还是九品。

  《泉州府志》和《晋江县志》均记载,当年举荐他的汪太守调任广东,当时乌石此处盗匪猖獗,也请有治理经验的丘启雍去襄助。丘启雍到任不久,与同事屡屡组织统一行动,抓捕大批匪人,吓得周边残存匪党抱头鼠窜,言称丘启雍尚在一日,就不敢再犯乌石一日。史载:搜其党,悉散。诸亡命群盗惊为神明。百姓拍手称快,从此安居乐业。

  离任后,再到漳州府教授,以掌管教育(九品)。

他下葬的城东处 明朝是一片大海

  丘启雍的妻黄氏,祖父黄润也是晋江名人,正德年间进士,官拜松江知府。丘启雍婚后连生两子,取名懋璇、懋珩。

  丘启雍在广东任上,恰逢其父母双逝。孔子说,父母养育3年,去世后,孩子需回祖籍,守孝3年。对于官员来说,这叫做“返乡丁忧”。

  不过,历史上好些官员都是买官来做,需在任上捞钱,即逢“丁忧”,也多有瞒报。

  当时,丘启雍闻父母故亡,谢绝了上司同僚留任,去职回家,再未返粤续任。

  墓志铭还写道:去之二十余年,瑞人过泉者,必造庐伏谒起居。也就是说,丘启雍为官一任,和地方颇有感情,不仅多有江西人士来拜访,他也热情接待。

  丘启雍家不远,名盘坞山,“临海高地,拱木苍苍”。59岁的丘启雍死后,在此下葬。也就是说,如今墓穴发掘之处,在明朝时四周还是一片汪洋大海。

连随葬品都没有 唯有清廉留青史

  丘启雍为官清廉,很受敬重,和他所处那个昏聩的时代截然相反。

  有明一朝,颇为奇葩。丘启雍出生前,已过了十余皇帝,有爱好斗蛐蛐的明宣宗,有爱好炼丹的嘉靖帝。丘启雍出生这年,嘉靖帝服丹药中毒而死。

  丘启雍为官时,万历皇帝深居宫中,几十年不上朝,连大臣都不知道他长啥样。丘启雍年老时,努尔哈赤窥视中原,而天启皇帝是个爱好做家具的小木匠,当红权臣则是宦官魏忠贤。

  在这个官宦争斗的时代,丘启雍以清官海瑞为榜样,不攀附权贵,贪污腐败。

  要知道,丘启雍的亲戚可是很有来头的。他的表侄是翰林院检讨征事郎,他妹夫张子环官拜正三品工部侍郎,也就是部级干部了,还做过钦差大臣。

  但史载,张子环为官耿直,昭雪寃狱、不避权势。丘启雍官小,但也是连兄弟姐妹都不帮,更别说用上裙带关系求提携、求贪污发财了。虽然连随葬品都没有,但在历史上却留下好名声。

  丘启雍从九品官做起,有才能有功绩,但还是终于九品。389年前的冬天,丘懋璇、丘懋珩兄弟在北京城门外冻了许久,才等到在翰林院任职的亲戚郑之玄写下此篇墓志铭,由工部侍郎张维枢撰写了墓志铭的篆体铭额。(本网记者 涂传之 谢明飞 通讯员 姚晓东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78岁老医生自购药箱 免费为社区义诊12年
下一条:泉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规定政策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