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多方献策开放三大城门 提议借鉴威远楼管理模式

2013-11-28 08:34 来源:泉州晚报 0

威远楼

  威远楼已举办了24届“威远楼之夏”闽南戏剧汇演活动,成为传播泉州历史文化的平台。

  泉州晚报26日第六版和27日第五版连续关注了泉州三座复古城门临漳门、泉山门和朝天门建成10年仍未开放一事(相关报道:《泉州市区仿古城门何时“开门大吉”?》)。“威远楼也是泉州极具历史意义的城楼,复建后管理得当,长期向市民开放。”泉州考古学者刘志成认为,三大复古城门可以借鉴其模式进行开发与保护。昨日,记者走访了威远楼,并与多位专家就城门开放后如何管理进行了探讨。

案例

威远楼对外开放 成展示历史文化平台

  昨日上午,坐落在泉州市区中山北路的威远楼,沐浴在晨曦中,崭新却蕴藏韵味。远望威远楼,雕梁画栋,古朴宏伟。近看威远楼,一尊民国年代遗物“风狮”石雕镇守在楼前的南广场,楼后侧的北广场则建有仿古《九龙壁》后照墙和放生池。一层四周墙壁用花岗岩石砌成,并由34支粗石柱和石栏连成回廊。沿着石梯攀爬至二层,百余平方米的中央展厅整洁敞亮。“威远楼仿唐宋年间闽南古建筑风格建造,为七开间单檐歇山式木结构。”威远楼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员肖东福介绍。

  与三大复古城门一样,威远楼亦有悠久的历史和多舛的命运。肖东福说,威远楼的始建年代众说不一,民间相传威远楼最早由五代“闽王”王审知建立。元至正九年(1349年),泉州长官偰玉立重新择址建造这座古泉州标志城楼,命名为“威远楼”。后来,几经修葺的威远楼于“文革”时期被毁。1989年,泉州市政府在唐宋年间泉州州署遗址上重建威远楼,在旧址以北100米。2011年,威远楼进行了一次大规模重修。

  威远楼建成后,泉州市文广新局设威远楼文物保管所管理,配固定工作人员4名和环卫工人4名。除了细致管理,工作人员还要负责活动和展览的举办。如今,威远楼已连续举办了24届“威远楼之夏”闽南戏剧汇演活动,每年举办的十多场书画展览和周边的人文历史文物,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

  “举办活动和展览只收取电费,不收其他费用。”肖东福说,威远楼已经成为展示泉州历史文化的平台。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十佳敬老公交车司机”评选活动 6号司机暂时领先
下一条:泉州新建50家职工服务站 提供医疗互助等5种服务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