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大学生蛋壳上雕出精巧图案 3年完成四五百件作品

2013-11-21 09:13 来源:泉州晚报 1

吴偿德痴迷创作,经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吴偿德痴迷创作,经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除了山水国画,记者还见到了吴偿德的其他作品,俏皮可爱的樱桃小丸子、红太狼,月光下的舞者,垂柳下呢喃低语的情侣,还有利用废弃的蛋壳粘贴而成的老鹰,无不栩栩如生。

而完成这些五彩缤纷的作品,吴偿德只需一些简单的工具:用来钻洞的小电钻,用来吸出蛋清和蛋黄的针筒,还有几把小小的篆刻刀。当然,如果需要上色,则还需要一些丙烯颜料。

吴偿德说,他试过很多种禽蛋,如鸡蛋、鸭蛋、鹅蛋、鸵鸟蛋等,其中墨绿色的鸸鹋蛋,是蛋雕最理想的素材之一,但不像鸡蛋那样常见。

自学:凭借雕刻基础执著摸索

吴偿德1992年出生于龙岩长汀,目前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2012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喜欢美术,曾学过木雕、石雕、泥塑等。2010年暑假的一天,他在网络上看到了卡通的蛋雕作品,立即被作品的精致所吸引,就萌生出自己做一个的想法。

那时他一个人在家,便开始“祸害”起家里的鸡蛋。一开始非常不顺利,经手的蛋壳十有八九以“破碎”收场,但他并没有放弃。他从画线条开始,自己摸索,凭借以前手工雕刻的基础,渐渐对蛋雕有了系统的认识。他开始到处收集鸡蛋壳,为了积攒更多的作品几乎天天吃鸡蛋,“吃得自己都怕了。”

进入大学后,他每天都会花五六个小时在蛋雕上,有时候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晚上宿舍熄灯了就打开台灯继续雕。

“蛋雕很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吴偿德说,清空蛋体,消毒风干,三四天后在蛋壳上画图,然后根据图案打磨雕刻,再用篆刻刀雕刻。一个鸡蛋壳只有0.3毫米的厚度,技巧和力道十分关键,就像在薄薄的冰面上跳舞一样,“现在成功率可以达到80%以上了。”

3年来,他已经完成了四五百件作品,其中大部分都送人了,“雕刻的过程,才是最惬意的享受。”

打算:提高技艺 开家网店

去年10月份,吴偿德在学校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并组建了一个名为“艺雕”的9人小团队,有的精通刻橡皮章,有的痴迷剪纸,有的擅长书法。

一个月前,吴偿德在网上拜了一个沈阳的蛋雕艺术家为师傅,向他学习鸸鹋蛋的雕刻,“我把材料和图片传给师傅看,经他指导2-3次后,感觉雕刻技法有所提高”。

如今,吴偿德的作品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肯定,逐渐打出名气,还有人慕名前来定做。他说,他和朋友计划开网店卖蛋雕作品。(记者 吴志明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驾驶证遭醉驾朋友冒充扣光 跑8趟派出所难要回分
下一条:泉州玉屏大厦和环保大楼有望12月网络挂牌竞价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