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热议三中全会《决定》 探讨最受关注的改革

2013-11-19 08:03 来源:东南早报 0

B.不分文理个人方能全面成长

《决定》摘录

  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部门观点

  “如能减少高考科目,有的科目可以通过会考或学业水平考试之类的方式进行,就会切实为学生减负。”南安一中政治老师王来表示,今后有的科目如果仅是作为高校录取入学的参考条件,学生学习就会相对轻松一些。

  随着多元录取局面的形成,高考就不可能再是入学的唯一依据,学校录取时会更多地参考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例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提及文理分科,市教科所廖副所长说,人的发展最好是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文理不分开,这对学生们来说是好事。以前,可能受学习时间、能力等各方面限制,学校对学生进行文理分科,但如果从长远来看,一个学生不应当只是学习文科,或只学习理科,因为只有具备各类知识,以后走入社会才能更好地适应,在生活、工作上加以应用。“如今,部分学习文科的人,对理科知识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而部分理科生则明显缺乏人文素养。”

  因此,如果学生在高中阶段乃至大学一、二年级不具体划分文理科,这将有利于个人的发展。此次改革举措对这一方面有了明确表述,这将大大减少高考选拔的目的性色彩,有利于高中生更全面成长。

C.不设重点班有利学生身心健康

《决定》摘录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部门观点

  “一直以来,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都反对任何学校设置重点班或实验班,这不利于广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泉州市教育局局长郑文伟说,虽然不同孩子的学习能力有一定差别,但如果能够把大家集中在一个班,这样就可以共同学习相互促进,而不能人为地对孩子们进行分流。

  泉州有关教育专家也认为,改革提出不设重点班,一方面体现了公平公正,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一个身心健全的人。“如果学校开设重点班,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这样一些孩子就会感到被冷落,不能安心地学习,也不能好好地和同学一起交流、交心。”(记者 林福龙 张文璟 赵鹏云  陈小芬)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14岁少年报警为证清白 因母亲误会他"偷"钱
下一条:泉州7旬固执阿婆取钱未打流水 大闹银行催还钱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