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22名大学生耗2月徒步20公里 绘制泉州绿地图

2013-11-12 09:09 来源:泉州晚报 0

志愿者们携带绿地图宣传湿地保护知识

志愿者们携带绿地图宣传湿地保护知识 (张云龙 供图)

      现状 政府携手民间 加大湿地保护

    据悉,2000年,泉州湾原生红树林面积不足300亩。如今,泉州湾洛阳江出海口海域的人工种植红树林已达7000多亩,为我国东南沿海人工种植恢复红树林面积最大的区域,发挥着巨大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逐渐成为逾170种鸟类的乐园。

    据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2010年以来,市林业、海洋与渔业等部门先后实施国家湿地保护与恢复、泉州湾海洋环境生态修复等工程项目,共营造和补植红树林1956亩。今年3月份,市海洋与渔业局、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洛江区万安街道办事处和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人民政府签订《合作种植红树林协议书》,在泉州湾洛阳江出海口滩涂合作治理互花米草,并种植红树林391.75亩,为修复泉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再添新动力。

    而未来,保护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将借助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林学会、湿地学会、红树林保育联盟以及各类志愿者组织,广泛开展学术交流、观鸟、摄影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更多群众对红树林深入了解,“政府、民间一起行动,让红树湾区以更美的姿态呈现在市民眼前。”

    相关链接

    红树林是由水生木本植物组成的海岸植物群落,具有特殊的生态地位和功能,是极为珍贵的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对海浪和潮汐的冲击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可以护卫海岸和堤防,使沿海的农田和村庄避免或减少损失,因此被人们赋予“海岸卫士”美誉。除了充当“保护神”角色外,红树林还能过滤河川中的有毒物质,拦截少量河水,供养许多浮游生物,丰富淡水地区的渔产,是虾、蟹、鱼、鸟等野生动物的“乐园”。(记者 雅玲 俊彦)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发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今日风大气温继续下降
下一条:盘点“双十一”抢购那些趣事 婆媳一带娃一血拼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