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东亚文化之都”好时机 引领世界陶瓷回故乡
2013-11-08 10:28 来源:闽南网
0
亲历者:陈建中 人物名片:泉州市博物馆馆长
见证事件: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见证多位日本学者来泉州考察茶器起源
18世纪以来,茶叶和陶瓷同时成为中国重要的外销产品,对人类文明有着重大影响,这一时期的东西方航路也被称为“海上茶瓷之路”。泉州地区至今已发现的古代陶瓷生产窑址486处。
中国的制瓷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比如,日本就把德化的阶级窑“估计为串窑的始祖”。
和德化龙窑很相似的是,日本的窑炉也是拾级而上的设计,让风和火的力量充满窑炉。日本人加藤四郎左卫门景正于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到中国学习烧制陶瓷,专门到过德化。1228年,他回到日本,在山田郡的濑户村(现名:爱知县濑户市)试烧成功,后来建大量的窑炉,烧制宋代样式的瓷器。濑户烧开创了日本制瓷技术的新纪元,现在日本还有“有田烧”、“佐贺烧”等著名的窑炉。
时至今日,在日本的京都、九州、福冈等地,考古时还不时能发现产自泉州的陶瓷茶具方面的实物。
“日韩陶瓷更注重的是陶瓷艺术本身,追求个性、创新,体现城市欣欣向荣的精神。我觉得,这一点值得泉州学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