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树名木3000多棵 或建主题公园推生态旅游
2013-11-04 10:09 来源:泉州晚报
0
开元寺内的千年古桑 (张九强 摄)
泉州当选“东亚文化之都”,既应该是人文的、历史的,更应该是生态的,美丽的。因此,如果想找一个既有生态价值,又有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代表,那么古树名木无疑是最佳代言人。从历史文化角度看,古树名木是“活化石”,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一座城市、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标志;从经济角度看,古树名木是我们旅游的重要资源,对发展旅游经济具有重要价值;从植物生态角度看,古树名木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树名木以其所具有的科研、科普、历史、人文和旅游价值日益成为城市“绿色名片”。那么,我们该如何让这张名片更加名副其实呢?
探寻
古树名木3000多棵 美丽故事民间流传
“桑莲古迹”:桑开莲花结佛缘
探访泉州的古树名木,您第一个想到的也许是开元寺内的千年古桑。传说唐朝时,一株桑树曾经开过莲花,而后在桑莲开花原址上兴建了开元寺。
据说开过白莲花的千年老桑树位于开元寺百柱殿的后侧西边,即“桑莲古迹”。1300多年以前,这里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桑园,园主名叫黄守恭。一天,黄守恭梦见有一个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说除非桑树能开出白莲花,他就献地结缘。几天后,桑树果然都开出白莲花,黄守恭被无边佛法所震惊,便把这片桑树园捐献了出来。这一神奇传说为泉州人所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因而开元寺也得了“桑莲法界”美称。漫长岁月里,古桑饱经磨难,也得到了一代又一代泉州人的呵护。1999年1月1日,《泉州晚报今周刊》创刊号以一篇《谁给千年古桑会诊》为头版重磅稿件,报道了古桑所患的白蚁虫害、根腐病和白粉病。这引起各界人士关注并做出相关行动,最终让古桑重新焕发活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