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花桥宫后院塌陷3米深坑 一座香火炉消失不见

2013-08-16 07:42 来源:闽南网 1
泉州花桥慈济宫后院出现了一个大小约20平方米、深约3米的大坑。有关部门昨到现场查看,发现塌陷地是一条内沟河上的石板,因上方盖有香火炉和厕所,导致沟墙松动,石板坍塌。

塌陷地位于花桥宫后院一处内沟河上
塌陷地位于花桥宫后院一处内沟河上

影响:义诊暂移到前院

  据了解,花桥宫自建成起,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从清朝光绪年间,花桥宫就开始行善举,不仅赠药、义诊,灾年还济粮、赠寒衣。2009年,花桥宫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花桥宫大殿的后落为赠药义诊大楼。要到义诊大楼,就须经过后院。此次塌陷发生后,花桥宫董事会决定,暂不停止慈善义诊活动,但为了安全,将后院的义诊室,暂时移到前院,继续给广大市民免费看病施药。

  “塌陷只是暂时的,但义诊是我们花桥宫弘扬吴真人行医慈善为民的思想,不会间断。”花桥宫董事会负责人黄先生说。

修复:不盖石板建护栏

  坍塌发生后,花桥宫的工作人员向鲤城区民宗局、鲤城区住建局、市政工程管理处等部门作了汇报。昨日下午,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来到现场查看,市政工程管理处作为坍塌位置内沟河的管养单位,将主要负责接下来的修复工作。

  市政工程管理处相关人员介绍,坍塌的位置处于八卦沟的上方,花桥宫方面人为在上面盖石板,造了一座香火炉,一侧还造了个厕所,内沟河的沟墙发生松动,再加上年代久远,石板承载力不足,导致坍塌。

  目前,他们正与花桥宫商议,将厕所拆除后,再着手施工维修,修复后,此处不再盖石板,而是在内沟河旁边设置护栏。

□延伸阅读

关于花桥宫

  花桥真人庙即花桥慈济宫,民间简称“花桥宫”。相传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泉州流行瘟疫,死者相继,吴夲(tao)急率弟子,前来救治,活人无数。吴夲逝世后,人们感念他的功德,特地在他当年悬壶驻足之处——花桥亭的一所客栈,立庙崇奉,成为闽南地区兴建于绍兴年间的崇奉吴真人的三大名庙之一。吴真人为民间对吴夲的尊称,泉州人又尊称他为“花桥公”,显然与该宫的所在地有关。现存的花桥宫为单间悬山式木构斗拱举架,外门作牌楼式的砖石建筑。(本网记者 陈邵珣 俞志村 黄谨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首个3D打印制作项目 一个人脸花费1500元
下一条:泉州汉唐天下内沟河8盏新路灯亮起 照亮10年黑暗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