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十多名寒门学子被认捐 爱心助学圆你大学梦

2013-07-26 08:29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7月26日讯 安溪西坪镇赤水村,懂事的郑文胜连夜写下求助信,讲述了自己出身寒门,父母省吃俭用,供三姐弟艰难求学的辛酸故事;南安罗东镇罗溪村,突发腰椎间盘突出的父亲,再也担不起重活,无奈之下致电海峡都市报助学组,恳请帮帮孩子。

  海峡都市报助学直通车启程以来,已先后走访21名寒门学子,其中10余人已被热心厝边一对一认捐,部分被认捐学子,爱心款已经到位。此刻,当你还拿着录取通知书,默默地在大学门外徘徊时,别怕,只要把你的困难告诉我们,就会有圆梦的希望!

安溪深山破屋中,接连培养了三名大学生,老父债台高筑

为分忧他高中起就在鞋厂打杂

文胜渴望得到帮助,走出大山
文胜渴望得到帮助,走出大山

学子档案22

  姓名:郑文胜

  毕业高中:安溪龙门中学

  高考成绩:494分(理科)

  填报志愿:福建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

  “我出生在一个贫穷落后的老山村,父母都是文盲。为养家糊口,供我们姐弟三人念大学,他们省吃俭用,身体状况虚弱不说,还常年入不敷出……为帮父母分忧,高中起就在鞋厂打杂……现在,我将跨进大学校门,可高额学杂费,对我家来说,真的是个天文数字……”

  安溪县西坪镇赤水村,绕过蜿蜒曲折的山路,文胜的家,就坐落在海拔800多米的半山腰中。这是一座百年古厝,3间房子已是破烂不堪,雨天屋顶还会漏水。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拮据的茶农家庭,供出了3个大学生。哥哥姐姐都在读大学,今年,文胜也考取了优良成绩,即将开启大学生活。以务农为生的老郑,皮肤被晒得黝黑。得知记者要来家访,他特地换了件白衬衫,“许多年了,一直舍不得穿”。

  为让孩子们读书、有出息,老郑一家生活十分简朴,除非逢年过节,否则一日三餐只吃素菜,有时只简单地煮上一锅粥,连咸菜都不吃,一家人也吃得饱饱的。

  文胜酷爱数学,曾参加过奥数比赛,并获得过校级奖励。他崇拜华罗庚,称自己像他一样,也是个敢较真、肯钻研的人。文胜说,他喜欢钻研数学难题,时常为解出一道题,发呆到忘记放学,甚至废寝忘食。

  虽然年龄小,但文胜打工的经历可是一箩筐。他告诉记者,自读高中起,他就开始在学校附近的一家鞋厂做临时工,每个周末都做,“学费父母给出,但生活费都得靠我自己赚”。

  他查询得知,大学仅学费就5000元,父母为供哥姐读书,已是债台高筑。为减轻家中负担,今年高考结束后,文胜马不停蹄,就进了鞋厂做计件工人。每天工作11小时,最多时,一天能赚50多元。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市政府买单 1800名特困失能老人享服务
下一条:泉州部分小微企业将免税 减税新政8月1日起实施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