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临江街道获评省级安全社区

2011-12-10 09:36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0

临江街道面积虽小,地理位置却很重要

  海都闽南网讯  昨日上午,鲤城区临江街道办事处从全省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现场会上,捧回了“省级安全社区”的牌匾。该街道与厦门筼筜街道、龙岩西城街道,成为我省首批“省级安全社区”。

  去年6月,临江街道被纳入全省3个创建“安全社区”的试点单位之一。为此,临江街道成立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委员会,在水上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安全、学校安全、居家安全等7个方面,一共投入200多万元,强化完善辖区7个行政社区1个园区的安全环境。

  据鲤城区安监局局长杨惠耀介绍,“安全社区”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个重要项目,分国际、国家、省(市)等3个级别。8年前,这个概念引入中国。2009年,国家安监总局将“安全社区”纳入到安全生产管理的范畴。

  安全社区的基本原则,是通过资源整合,在加强所有类别伤害预防的基础上,降低伤害,做到“人人都享受安全,人人都享受健康”。

  临江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黄向阳表示,“安全社区”作为一个载体,起到了很好的社会示范效应,是社会管理上的创新,是一个很好的“品牌”。接下来,临江街道将加大资金投入,继续完善更新辖区内的软硬件设施。

亮点一

新增23个路口监控

  临江街道位处鲤城老城区,面积虽只有1.9平方公里,却有泉州大桥、顺济新桥、江滨北路、义全街、中山南路等主要交通干道通过。一年来,临江街道办与临江派出所、交警、企事业等单位协调,在辖区内新增了23个路口监控。目前,辖区内共有124个监控探头,其中32个是全球眼,大大强化了治安防范。

亮点二

开设暑期安全班

  利用暑期,临江街道办在社区老人活动中心,开设了“暑期安全班”,对辖区内的未成年人进行防火、防触电、防骗等多方面的安全教育。目前,7个社区1个园区都有了“暑期安全班”,一共可容纳300多人。

亮点三

成立8支义务消防队

  一年内,7社区1园区各自成立了义务消防队,每支队伍10人左右,社区干部牵头,配备了数百个灭火器材。截至目前,社区之间应急增援了20多次,未出现一起人员伤亡事件。明年,临江街道将调拨一笔资金,进一步完善消防器械的配备。亮点四

亮点四

安全隐患整改100%

  狠抓安全生产,一年来,临江街道办事处累计出动检查人员500多人次,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59处,查封民房改为仓库的6处,整改率100%。试点以来,没出现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亮点五

全天候巡查交通标志

  在学校附近的主要路口,设立交通安全警示标志20多块、安全减速隔离带8处,刷亮人行斑马线6处。街道、社区两级每天安排工作人员,巡视街面,一旦发现警示标志缺损或斑马线模糊,立即上报联系相关专业人员到现场整改。

□社区人物

古稀老人自编安全社区“三字经”

编写三字经的庄秋河

  “人饮酒,拒开车;防疲劳,休息好;饮食美,能健身;吃不当,可害人……”在临江街道,有一本1200字的“安全社区三字经”通俗易懂,涵盖饮食、用电、消防、交通、避雷、防骗、守法和爱国等诸多方面。而它的作者,是该街道伍堡社区的一位76岁的老人。他叫庄秋河,退休工人,1960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

  说起自创的三字经,庄秋河说,他是临江街道4个社区宣传栏的“写手”(毛笔字),爱用三字经做宣传,已经写了10多年。去年,听说临江街道办事处要创“省级安全社区”,激发了他的兴趣,每天想一两句,积累下来,就有了1200字。前段时间,他把自己的作品送到街道办,得到了工作人员的好评。

  “读起来琅琅上口,老百姓都能看懂。”庄秋河笑着说,安全的含义很广泛,涉及很多方面,而平安是买不到的,只有遵守与防范,才能切实地分享到安全与健康。

  临江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黄向阳说,像庄秋河这样的市民,能主动参与“安全社区”建设,而且将三字经融入安全,很了不起,街道将把它当作安全文化,在辖区内推广。尤其是其精华部分,可以编成歌曲的形式,渗透到老百姓的心头里去。(本网记者 彭建文 吕波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包裹被弄丢 快递公司称最高只能赔2000元
下一条:中国休闲食品首日破发 郑氏家族缩水3.4亿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