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达人分享高分秘籍 教你如何考高分
热线太火爆,记者(左二)也忙着帮记录接线内容。
读书好,成绩高,除了天赋外,更多的是背后的努力、积累与总结。上周四上午,早报高考达人接线第二季如期举行。今年掌线早报一线通工作室的三位达人分别是泉州市高考文史类第一名、来自泉州五中的魏凡(总分638分),高考英语146分、来自泉州七中的黄震,高考语文134分(其中作文68分,满分70分)、来自泉州七中的苏辉煌。
接线期间,早报一线通工作室的热线22500101响个不停。打进热线提问的有家长也有高中生,甚至还有初中生。接线之余,这三位高考达人还透露了各自的高考志愿:魏凡将就读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黄震选择了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苏辉煌也选择国际政治专业,不过他去的是中国人民大学。
那么,高考达人们有哪些独门秘籍分享?暑假他们都忙些什么呢?他们平时学习生活中又有哪些有趣、有益的故事呢?高考达人接线第二季一一为您揭晓。
接线火爆
学习是种乐趣达人精彩作答
问:发音不准,不敢开口说英语怎么办?
答:多听原汁原味的英语短文
小林是第一个打进电话来的读者。她说,她是文科生,即将上高三,可从初中开始,英语成绩就非常差,能考70多分就已经很好,“我发音不准,都不敢开口说英语,单词怎么背也背不下来,听力也听不懂,都快读高三了,怎么办啊?”
黄震在详细询问了小林英语学习情况后说,小林的英语基础很不扎实。接线中,不少人表示英语学不好,单词背不下来、会出现中国式的英语。
黄震提了几点建议。苦背单词是没效果的,应掌握单词规律。每个单词都有词根,了解词根后,就能延伸、联想很多词。市面上有很多教大家背单词的书,可买一本适合自己的。
多听多读原汁原味英语短文,培养语感与听力。听力方面,可先看着文章听,反复听,直到不用文章就能听懂,再练习作答。要纠正口音,一定要勇敢地开口说英语,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的发音错在哪里。
问:对英语没兴趣咋办?
答:看英语情景剧练语感找兴趣
即将上初二的郭同学说,她因成绩老提不上去,就更不喜欢英语。黄震表示,在初中阶段,一定要打好基础,这样高中学起来才会轻松些。不要把英语想得太难,可以多看一些英语情景剧,开始选择双语字幕,慢慢地就只看英语字幕,能听得懂,就可以不用字幕。
黄震还建议,在阅读外国人写的文章时,可以将好词、好句抄下来,这样在写作文时就能运用到。
问:文言文读不懂怎么办?
答:课内重点字词要掌握
即将上高中的李同学和蔡同学说,语文成绩老是提不上去,特别害怕文言文阅读。
苏辉煌和魏凡均表示,语文也是重在积累,高一、高二时间较多,一定要舍得花时间阅读名著。高考前,可多看名家短文。古诗文是拉分点,也算是语基的难点,进入高三第一轮复习时,基础性的知识很重要,必背的古文要熟稔于心,属于背诵题的一定要全部拿分,建议古文弱的同学,一定要去看、掌握课内重点字词,可以试着多翻译几篇文言文。另外,阅读题有固定的答题模式,要善于总结,同一类型的题目一定不能错三次以上。
问:文综各科学习方法有啥不同?
答:地理注重推断 政治要记忆 历史要记清时代特征
有几位读者称,原本想文科只要会背就好了,可慢慢发现,经常出现会背但不会应用,想知道文综各科的学习方法有啥不同?
魏凡说,文综各科其实都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记忆,不能死记硬背。地理是偏理科的,其推断过程很重要,要会看图,答题时,一定要多看题目、将题目吃透。
历史很有时间规律,要记清每个时代的特征,这对答题是相当重要的。答题要从时代背景出发,点出时代特征,不能泛泛而谈。
问:理科数学很差怎么办?
答:归类题型善于总结
刘同学致电说,他是理科生,数学一直很差,即将高三了,想知道如何在最后一年里提高分数。黄震建议说,根据平时分数段,进行相应的侧重,如在90-100分的,要知道哪些题一定要得分,哪些题可放弃。基础不好的同学,要注重选择题和填空题,平时多加练习,会做的题目,一定要确保全部拿分。此外,学数学一定不要进行题海战术,做越多题目,特别是同类型的题,就会浪费时间,一定要善于归纳题型、总结,同类型的题目,可只练习几道,但一定要保证会做、理解了,并在下一次遇到时,不出错。解答时,要将步骤分清楚,这样能积累得分点。
问:理综基础不好怎么办?
答:回归课本,课内题目练习要熟透
不少学生反映,理综的基础偏弱,询问短期内如何加强。黄震建议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很重要,不能丢分,特别是选修的知识点。生物是偏文科,可背诵记忆,不熟的要多看。物理和化学要多想多做。
张同学咨询,他物理基本不及格,现在要高三了,怎么办?黄震说,高三时间紧,现在只能回归课本,把练习题重新做一遍,并理解透彻,因为很多高考题目类型是从课本来的。做练习时一定要把题吃透彻,这样下次遇到同类型题,基本就错不了。物理考的是对状态的分析,看到题不一定马上做,而是先分析下状态,再解题。
化学难在实验,看到一个装置放在那,要知道这个装置是做什么用的;要懂得常见化学药品的用途,这样就知道这个实验的目的,也才有做题思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