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暑期安全盲点大扫描 给孩子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

2013-07-08 08:12 来源:东南早报 1

    ■行车篇

    别让视觉盲区成生命盲区

    汽车丰富了家庭生活,但一些错误的行为,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伤害。注意盲点、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才能更惬意地享受车轮上的生活。

    据央视报道,在车辆视觉盲区中,身高0.7米以下儿童难以被发现。所以要让儿童远离这些盲区,别让视觉盲区成为生命盲区。

    倒车侧方 夹角50厘米盲区

    倒车时,由于司机扭头看车后方,在汽车两侧夹角50厘米处,0.7米以下的小孩,司机也难以发现。

    车头位置盲区0.7米儿童难发现

    在车头前方,司机受车头影响,在车头前方存在视线盲区。前方近处若站着一个0.7米以下的儿童,司机是完全看不到的。

    车辆转弯 侧方存在危险区

    车辆前进转弯,由于车身的原因,在车侧形成一个危险区域,无论大人小孩,处于这些区域均有被撞的危险。不同的车,危险区域大小不同。

    车辆固有盲区示意图

    由于车辆的A柱、B柱、C柱以及D柱的存在,司机视线容易被这些柱子挡住,形成一定的盲区,看不到盲区内的任何物体。

    ■盲点:锁在车里

    案例 今年3月25日,泉州市区云鹿路某小区地下车库内,年轻妈妈下车到副驾驶坐一侧为两岁的宝宝系安全带,小宝宝调皮地将车门锁按下,正巧妈妈将副驾驶室车门关上,结果所有车门都被自动锁住,小宝宝独自被困车中。最终由消防队员解围。

    四川阆中的两岁女童就没这么幸运了。2011年8月1日,女童的父亲误将女儿锁车中,孩子被曝晒窒息而死。

    对策  孩子误被反锁车内,家长切忌慌张。先找备用钥匙开门;情况紧急时,应马上报警;砸窗虽然粗暴但最有效;当孩子大一些时,家长应教他,一旦被锁车内,父母不在身边,要懂得尖叫呼救;另外,要锁好车门和后备厢,避免孩子因好奇玩耍而将自己关在车内。

    ■盲点:车旁玩耍

    案例 2010年12月5日,厦门,一对兄妹玩捉迷藏,7岁的哥哥藏在轿车右前方,3岁的妹妹很快找到哥哥躲藏的位置。这时,司机背对着兄妹,从轿车后方上车启动,驾车向右侧前方行走。兄妹俩被卷进车底,哥哥不幸身亡,妹妹受伤。

    对策 车主上车前,要绕车一周查看,并瞧瞧车底有没有藏着小孩、动物等;倒车前和倒车中,都要仔细观察周边是否有小孩。

    ■盲点:忘锁车门

    案例 今年3月份,吉林长春,家长为防孩子着凉,进屋开暖气,而把两个月大的孩子独自放在车里。同时,车未熄火,车门未锁,就一会儿工夫,婴儿和车均被盗,最终婴儿遇害。

    对策 绝不能将小孩单独留车上,更不能不锁车门。

    ■盲点:头伸出窗

    案例 2010年12月5日,泉州,在车已熄火、车钥匙已拔下的情况下,一5岁男童误关车窗,结果脖子被卡致死。

    熄火后车窗玻璃还能正常升降吗?警方试验发现:大多数小车在拔掉车钥匙后30秒内,仍可升降窗玻璃,且力道不小,可将成人的手卡出一道深深的凹痕。经试验,车玻璃升顶只需约3秒钟。

    对策 车上有小孩时,最好将小孩一侧的玻璃升起,锁住车门,以免孩子将头、手、脚伸出窗外。大人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以免孩子效仿。

    【温馨提醒】

    别让小孩坐副驾上

    副驾驶位置安全系数非常低。一旦急刹车或发生碰撞,副驾驶座上的人会前冲。即使系上安全带,由于儿童颈椎等身体器官比较脆弱,安全带的保护作用也非常有限。

    发生严重碰撞时,保护成人的安全气囊打开时,反而会伤害身材较矮小的孩子,因为气囊崩开的位置往往是孩子的头顶。

    最安全的方法是让孩子坐在后排中间的位置,这个位置离每个撞击点都有一定的缓冲空间。此外,最好让孩子坐儿童安全座椅。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三条新高速年底完工通车 泉州进入“县县通高速”时代
下一条:第二届海都小鱼网友节周年庆典完美落幕 300网友同庆生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