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重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 再度捧得“长安杯”

2013-07-03 11:32 来源:泉州晚报 0

治安防控 守护一方平安

有平安才有发展。平安来自泉州市政法部门长期以来“防范打击并重”、“大案小案一起破”的努力。

2011年以来,泉州市组织开展“保平安创满意促和谐”专项行动。市委政法委牵头,市公安局集中开展了打击盗抢汽车犯罪、打击入室盗窃、打击赌博、打击非法传销等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数据表明,2012年,泉州市所立的刑事案件下降2.98%,多发性侵财类案件大幅度下降,其中“两抢”案件下降10.71%;入室盗窃立案下降33.2%;盗窃机动车立案下降30.99%。社会治安状况的好转,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

2012年和2013年,市县两级财政投入2.3亿元,建设城市安全信息系统,对现有社会治安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打开办公室电脑的综合警务应用系统,辖区哪里警情多、防范较薄弱均明确标注,提醒我们增派警力巡逻。一旦有突发事件,公共场所的高清探头可清晰传递现场情况,现场民警的执法仪还能传递画面和声音,对我们迅速判断警情并作出准确反应帮助太大了。”对城市安全信息系统在社会治安管控方面的提速增效作用,许多公安民警体会深刻。

泉州市同时推行多警种联勤、联动,错时错位布警的勤务模式,优化巡逻用警,提高见警率。晋江每年投入3500万元,组建至村一级的3735人的治安巡逻队,实现村级巡逻全覆盖;泉港近期投用250辆警用自行车,用于100个村庄(社区)道路狭窄区域的巡逻;6月起,石狮市保安服务公司夜间保安巡逻检查服务正式启动,对主要自助银行网点进行夜间巡查。

攻克难点 创新社会管理

光彩夺目的“长安杯”,也是对泉州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充分肯定。多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亮点频闪。

2012年10月1日起,泉州市正式施行《居住证》制度,赋予持《居住证》的流动人口子女免费义务教育、按规定购买经适房、申办驾照、计生奖励、卫生服务、就业扶持、社会救助等24项优惠待遇。目前,全市有39万名来泉务工人员子女与泉州籍学生享受同城待遇。先行探索流动人口本地化管理,放宽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迁移落户政策。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近年来,泉州市检察机关最大限度地降低涉罪未成年人的批捕率、起诉率,积极推行社会调查、附条件不起诉和刑事和解制度;晋江、石狮、泉港、鲤城等地初步建立非羁押诉讼帮教基地,并探索与心理疏导矫正相结合的新模式。通过社会力量和检察机关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工作模式,检察部门将涉罪未成年人改造为回归社会、回报社会,继续实现自我价值的个体。

2010年以来,晋江率先推行和谐征迁工作法,坚持“为民城建”理念,拆迁了800多万平方米房屋,全面启建300多个城建项目和44个安置小区,实现“零强拆”、“零上访”、“零事故”。和谐拆迁工作法在泉州市各地逐步铺开,全市征迁工作和谐有序,成效明显,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大亮点。

多年来,泉州市注重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各类经济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等社会力量的积极协同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共建共享,“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格局初具,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海峡两岸中小企业联合促进会在香港揭牌
下一条:法官提醒借条签名后 最好再摁个手印才保险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