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女童被查出淋病”追踪 伤痛后女孩笑着过儿童节
收到礼物的冰冰特别开心,还拿了爸爸的墨镜给熊戴上
把熊摆正,冰冰开始画它的轮廓
闽南网6月2日讯 5岁的冰冰(化名)不哭了。昨日上午,我们给她带去礼物,陪她一起过儿童节,她的笑,纯纯的,让人感动。
冰冰刚刚从伤痛里走过:今年5月21日遭人性侵染上淋病,她疼,她哭,她无助。前天,冰冰在医院复诊时的哭泣,让人心疼不已。昨天,看到她的笑容,听到她的笑声,我们怎能不动容?
冰冰的遭遇经本网报道后,许多网友纷纷对歹徒的恶行口诛笔伐。洛江警方表示,直至昨日,歹徒仍然在逃。
玩偶小熊,她爱不释手
冰冰第一次正式过儿童节,创伤后的笑容,感染了我们
儿童节当天一大早,我们买好了水果和玩偶小熊,来到晋江市区周先生的租房。见到礼物,冰冰高兴极了,接过小熊后,还礼貌地说了声“谢谢”。
这小屋,陈设简陋至极:只有一张大床和几把塑料椅子。冰冰出事后,奶奶就带着她从洛江搬到这里,和爸爸一起生活。这几天,为给孩子寻医看病,周先生把开塔吊的工作辞了。
“往年都没有,这是孩子第一次正式过节。”周先生按捺不住感激地说,女儿原本在湖北老家,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去年腊月才来泉州。在老家时,女儿读了半年幼儿园,学会不少东西,能写自己的名字,还会画画。
玩偶小熊让冰冰爱不释手,她亲昵地喊它“熊宝宝”,还拿了爸爸的墨镜给它戴。听爸爸说到画画的事,她便开始嚷着要笔和纸,画出了“熊宝宝”的轮廓,还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大名。
“本打算下学期就送她读幼儿园的,没想到出了这事。”看着活泼可爱的孙女,一旁的奶奶很心疼。在奶奶心里,孙女比同龄孩子更成熟,更聪明,“学啥都快”。周先生接过话说,孩子确实比较成熟,他因孩子受伤这事借酒消愁,女儿看到就会制止说:“爸爸,你又会说醉话了”。
她的降生,其实是个意外
出生10个月,妈妈便没了音讯;那时候的爸爸,啥都不懂
昨天上午,周先生一家带着冰冰来到晋江世纪公园,要给孩子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一下车,冰冰就抱着“熊宝宝”跑在了前面,快乐地追赶着阳光。
望着女儿的背影,周先生心情复杂地为我们介绍起冰冰的降生。
周先生16岁那年步入社会,认识了一个江西女孩,两人随即坠入爱河。2年后,女友怀孕,女儿来到了这个世界。“那时,我虽然有了孩子,可我自己还是个孩子,啥都不懂。”周先生叹了口气。
由于两人未办理结婚手续,感情也越来越淡,冰冰出生10个月后,妈妈就离开了,从此没了音讯。周先生将女儿放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自己还是在外闯荡,流转于泉州各地打零工,干过保安、计件工和司机等不同工作。
“赚些钱,然后回老家,或在别的地方,做点小生意就挺好。”周先生坦言,女儿刚出生时,他甚至还没意识到身上的压力和责任,照常在外面,也喝酒、玩。说着,他指了指右上臂的刺青说,“这就是当时还幼稚的标志”。
女儿受伤,他很内疚悔恨
女儿的这次意外,让他一下子就明白了作为父亲的责任
女儿的这次意外,让周先生成长了许多。他说,自己好像一下子就明白了,作为父亲的责任。
“之前没怎么关心孩子,更没有陪她过儿童节。”这么多年来,他仅在女儿3岁那年,回老家时给她买了辆玩具车,往后,就再也没有送过礼物了。
“我挺内疚,也挺悔恨。”周先生头压得低低的。
冰冰的机灵可爱,全家人都看在眼里。周先生打算,明天医院的鉴定结果出来后,先给孩子治病。然后,再让孩子休养一段时间,下学期开学后,物色一家幼儿园,送她去读书。
“如果她书念得好,我会一直供。”周先生觉得,自己对女儿的愧疚,不仅是因为这次意外,更因为,将来他会娶妻生子,无法为她找回给了她生命的母亲,那个家,也许对女儿来说,永远都是不完整的。
心理咨询师,愿意义务援助
孩子尚小,对于痛苦,她倾向于选择忘记,但会藏在潜意识里
泉州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美姜看了本报报道后,特意致电本报记者,她说,若冰冰的家人有需要,她愿意为孩子提供义务心理援助。
陈美姜说,冰冰的意外,属应激性创伤事件。5岁的孩童面对这样的创伤,常常选择忘记、躲避。但这痛,会悄悄藏在孩子的潜意识里,长大后,再遇类似情景,他们会更加恐惧。冰冰的家庭就是破碎的,很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因此,事发后家人应给冰冰更多的关爱。必要时,可以提出心理援助。
□网友声音
@忆薇茹:禽兽啊。5岁的小朋友都不放过。
@梁慧星:现在的孩子都不被当成孩子了。好惨啊。
@景熙妈咪:深表愤怒!这个世界怎么了?
@在阳光温暖的春天:学校和家长要对孩子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林剑冲:以后中国真的要加强这方面教育啊!
@正义心中留:看见这消息顿时就凌乱了,中国的幼儿,健康成长是多么的不易!人们是怎么了,祖国是怎么了?小孩呀,让她怎样面对未来;父母呀,让他们怎么面对孩子;畜生呀,让你们怎样面对自己的良心!
@佳湖芬芳:可怜的孩子,做父母的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要不就坑了她一辈子。
@风清飏v:“大朋友”要求:对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教育部、妇联、公安部如何落实?
□编后
冰冰的父亲周先生说,女儿的这次意外,让他成长了许多,好像一下子就明白了,作为父亲的责任。
冰冰这场沉重的伤痛,唤醒了无措的父亲,也激起数千网友的愤怒。对施暴的歹徒,大家痛骂其禽兽,呼喊法律和教育的力量,还搬出了习近平总书记这位“大朋友”的要求,求落实。
可是,我要问一句,这一切的正义,凭什么要以一个5岁女孩的悲惨遭遇为代价?为什么我们在伤痛不曾发生时,不为孩子建好一道防护墙?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没有教会孩子,对侵犯身体隐私部位的人大声说“不”?为什么我们的家长不经历一场血淋淋的教训,就不知弱小的孩子需要时刻的关怀?
对5岁的女孩来说,这本该是一个不应遭遇的疼痛。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
唯愿,这份疼痛,足够唤醒这个社会。唯愿,将来,再不会有这般伤痛的孩子。(本网记者 韩影 田米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