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街道办事处再建2座休息站 盛夏里给环卫工一片阴凉
下午2时,津淮街上一名环卫工累了,在路边打盹
闽南网5月21日讯 一周来,有不少温暖感动着我们。市民们你五十我一百,不具名的爱心,汇成了一条爱的河流,温暖着一线环卫工人们。截至昨日,本报爱心账号共收到爱心款6500元。昨天,东海街道办事处决定再建2座环卫工人爱心休息站,将设在府东路和府西路两侧,截至目前,爱心休息站已有4座。
本报现已开通爱心账号:6228480682908796910(农业银行,户名:谢亚敏),汇款时,请注明“爱心休息站”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如果是网银转账,请备注“爱心休息站”和联系方式。您的每一份爱心款,都将逐一在报纸上体现。如果您能为环卫工人提供一个歇脚的休息点,也欢迎致电海都热线通968111。届时将制作标志牌,统一张贴,让这份爱心传递。
【爱心互动】
东海街道响应倡议 追加建设2座休息站
前天,读者王女士致电海都热线通968111说,自己经常开车经过丰泽区东海市政府周边,好几次看到环卫工人在非机动车道上就地休息。这两天,天气越发热了,王女士觉得,这一区域没什么可遮挡的建筑,应该要给环卫工建一个休息站。
就此,东海街道办事处于昨天表示,将再建2座环卫工人休息站。该街道办副主任黄天祝说,去年,该街道在沿海大通道设了4座环卫工人休息站,本月初,又跟订货方订购了4座环卫工人休息站,打算设在通港西街及城东至后渚快速通道上。他认为王女士说的没错,环卫工人们确定没地方休息。所以,他们响应了本报和公用局发起的“给环卫工人一个‘爱心休息站’”倡议,打算追加2座休息站,设在府东路和府西路。
她在银行开户谁有困难就献爱心
来自南安的李女士,在同一天捐了2000元爱心款外,也给本报连日关注的大桥下弃婴汇来了3000元。李女士和朋友们共同开了一个账号,每当有人遇到困难,需要献爱心的,就一起来帮忙。对于自己的善举,李女士不爱多说,只说尽一点力量,能帮一点是一点。
前天,南安洪濑的张先生也汇了500元表达爱心。张先生做个体运输工作,“自己也有家庭要养,尽点绵薄之力吧,这个社会大家都不容易”。平时他也乐于参加公益活动,有空便去敬老院做义工,帮扶孤寡老人。张先生不善言辞,对此只是笑了笑。
一周以来,不少市民踊跃拨打海都热线通968111,咨询捐款事宜。昨日,记者盘点爱心款时,发现不少市民汇款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这部分爱心款共有4000元。
海西公益联盟制作(仅供参考)
【环卫工群体,你了解多少?】
如今的物价水平,千元能做什么?5月15日,草根慈善组织——海西公益联盟,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一张图表,详细阐述了环卫工的付出和所得,包括他们的工资水平、工作强度,以及工作中的各种风险,简单又明晰,让你了解环卫工现状。
在这份图表里,环卫工工资除了缴纳各类保险、房租及日常开销外,几乎没法剩钱。海西公益联盟发起人傅永顺说,大家对环卫工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们每天都能看到他们在城市角落的身影,陌生的是我们又有多少人了解环卫工的真实生活和现状?制作这样的图表,是希望大家更了解环卫工这一群体。
为了制作这个图表,傅永顺说,他们上网查了很多材料,许多数据还不够准确,但大体上反映了这个群体的现状。比如,大多环卫工人还要靠拾破烂、捡瓶子来贴补收入。不仅如此,大多环卫工人工作强度严重超标,泉州市环卫处此前的调研报告也显示,环卫工人的工作时间一般多于10小时。
傅永顺介绍,由于环卫工人待遇低,几乎没有城里人愿意干,所以,这群临时工多是来自贫困地区的进城农民,他们为了城市的“面子”默默付出,甚至付出了生命代价,环卫工在马路边求生存,同时面临各种危险,如交通肇事、职业病,甚至被流浪犬咬伤、遭人谩骂、殴打等现象。
□征集令
如果您觉得哪里适合建设环卫工人“爱心休息站”,如果您愿意为建“爱心休息站”献一份爱心,都欢迎您拨打海都热线通968111。本报现已开通爱心账号:6228480682908796910(农业银行,户名:谢亚敏),汇款时,请注明“爱心休息站”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如果是网银转账,请备注“爱心休息站”和联系方式。您的每一份爱心,将在报纸上逐一体现,确保“爱心休息站”捐资和建设的透明性。
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环卫工人休息站占地面积大约6平方米,考虑到环卫工的需求,休息站一般靠近繁华主干道,可以配备水电的地方。同时呼吁沿街商家或单位,可以开放传达室或一个空间,暂时解决一线环卫工人的休息点问题,在这个盛夏,给环卫工一片阴凉。
一个环卫工人休息站大约造价1万~1.5万元,爱心企业和单位可以冠名捐建。(本网记者 陈丽娟 陈斯红 黄谨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