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泉州各书店开展促销活动
丰泽第二中心小学的学生刚买一本书,就迫不及待与同学分享
闽南网4月24日讯 “你最近在看什么书?”这句优雅的问候,时常能在我们的耳旁响起。昨天是第十八个“世界读书日”,本报记者走访市区几大书店发现,由于是工作日,书店促销并没有引来大批的读者。而且随着电子书等的兴起,各个年龄层的阅读习惯有了显著的不同,读书的类别也五花八门。
书店让利读者未猛增
为了7周年庆,昨天,泉州书城全场分时段限时8.5折至7.5折优惠。书店让利折扣,能不能吸引到更多的人读书?昨天下午3点半,记者在泉州书城看到,由于是工作时间,在挑选书籍的市民并不是很多。图书销售人员介绍,平时来看书的人最多的是在周末和节假日。
为迎接“世界读书日”,福建新华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要求各门市店面,昨天统一实行8.5折优惠售书。位于市区温陵路的新华书店也不例外,前天就在店门口的LED屏幕上滚动播放了这条资讯。不过,昨天下午2点多,当记者到达书店里,店里看书的顾客却不多。
工作人员表示,这也不奇怪,读书日恰逢工作日,大家都在上班上学,这时候有空来看书的人当然不多,这天书店的生意,也不会显得特别好。一般都是周末的时候,来买书的人比较多。
像读书日这样的日子,工作人员觉得可以提前宣传预热,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日子,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爱读书的氛围。其实,每年在“世界读书日”之前,书店都会到中小学校和部队,举行一些优惠售书活动。
工作人员还总结出了这样一条规律,白天店里的顾客,若是来买书的,多是已经有明确目标的,还有些喜欢白天来看书,他们大多是夜班族。到了晚上,不少市民朋友把这当成饭后的休闲去处,晚饭后来看看书再回家,倒也不错。要是周末,书店里小孩子马上明显多了起来。
电子书带来的改变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正在书店看书的读者,发现阅读习惯因人而异。
70岁的李大爷,有需要的时候,就会来书店看些中医保健类的书籍。李大爷看书有自己的讲究,“现在大众科普的保健书很多,有的书就是东抄西抄,我不喜欢这样的。我都挑那种有名望的专家写的书来看。”
25岁的纪小姐是名营业员,她只在空闲的时候上书店,看的也多是工作上需要的书籍。
蔡女士昨天下午正在书城看书。她怀抱着孩子,坐在书城的楼梯口看《法国童话》。蔡女士说一周平均她会到书城看两次书,也会买书看,但是更倾向于在网上书店买书,因为折扣会更低些。
公务员黄先生说平时工作挺忙,不可能带着本纸质书到处走,还好现在电子书很方便。说话间,黄先生掏出屏幕硕大的智能手机,打开电子书应用软件,好多电子书下载的链接就跳了出来。
黄先生说,他平时经常看的是管理类、心理学类的图书,但是他认为电子书中质量好的不多。内容不理想的图书看几页就作罢了,但是质量好的图书还是可以看完的。电子书在手机中的运用,黄先生认为这解决了他对阅读的需求。
魏小姐看书比较随机,她表示“看书也得看心情”。比如工作繁忙压力很大的时候,希望看些轻松休闲的书籍;如果精力充沛,则适合阅读逻辑性、理论性都比较强的图书。
□读书故事
小霞的一摞故事书
本报讯昨天是“世界读书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小霞迎来了一份意外的惊喜:鲤中派出所的叔叔阿姨们送来的一摞故事书。
上午11时许,鲤城通政社区,小霞一放学就一路小跑,赶回家中。
“阿姨给你带了故事书。”小霞一到家,社区民警洪丽尚阿姨便急忙凑上前,将一摞故事书一股脑塞在孩子手上,民警小苏也给孩子递了份装着慰问金的“红包”。
小霞今年11岁,读小学4年级。3年前,她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离家出走,留下孤零零的她,与爷爷奶奶在古厝里相依为命。
不幸的身世,令小霞性格十分内敛。她虽然腼腆,却多才多艺,多次获奖。当然,小霞还酷爱读书,对作文、校园故事类图书颇感兴趣。有时,她在学校读到好看的故事书,也十分想把它买下来,带回家。但懂事的她知道,爷爷奶奶生活拮据,这想买书的秘密,只得深深藏在心里,不敢说。
前阵子,洪丽尚在社区走访时,识破了小霞的小秘密,于是就把这事儿默默搁在了心上。经过商量,决定在“世界读书日”这一天,给孩子一个惊喜。
□最近你在读什么书?
年龄:50后
姓名:陈建中
职业:泉州市博物馆馆长
正在读:《茶道的开始》
唐朝陆羽原著的《茶经》,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茶道的开始》,是由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郑培凯所写,作为原版《茶经》深入浅出的导读。原本艰涩的古文,搭配生动的语言和绘画,让茶道更加生活化。
陈建中说,茶文化浸润在闽南人的生活中,茶是一种健康又养生的饮料,文化工作者有责任将泉州本土产业进行更深层次的演绎。
年龄:70后
姓名:魏艳琳
职业:子曰学堂老师
正在读:《谢谢你离开我》
有人说“不看张小娴,你怎么懂得爱情?”张小娴,香港知名作家。她散文中话直入心坎,可疗愈心伤。
最近新书《谢谢你离开我》热卖,受到许多人的关注。看这样的书,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可以起到调节放松的作用。最近还准备看关于心理学的图书《自控力》。
年龄:90后
姓名:李莎凌
职业:经营甜点定制商店
正在读:《去巴黎烤个马卡龙》
这本书说的是作者在巴黎蓝带厨艺学院学习甜点、料理的生活趣记,以轻松的笔触描写在巴黎生活的种种,以及学习甜点和当料理助手的甘苦,还有与不同主厨、不同国籍的同伴之间相处的各种趣闻。
想从书上学技术的话,这本书是无吸引力的。但是若要谈对甜点的感受和心态,作为热爱烘焙的人来说,可以从中汲取思想。毕竟专门去一趟法国学习甜点制作不是件容易的事,那就看这本书吧。(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吴月芳 彭建文 韩影 田米 通讯员 蔡小芳 汪秀风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