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摄影爱好者蹲下来的瞬间 世界就变得不一样了
卢向明在草丛中拍昆虫,或蹲或趴,常常一折腾就是一个多小时
忙着采蜜的小蜜蜂
草蜢探头探脑
花茎上的七星瓢虫
蜘蛛在结满露珠的网上挪步
闽南网4月19日讯 这是一个34岁男人珍藏的花花世界。
掌管这个世界的主人,是一群漂泊的精灵,它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昆虫。高不可及的枝丫、密不可分的丛林,甚至湍急的河面等,都是它们的领地。
这个男人叫卢向明,是一名中学体育老师,也是昆虫们的专属摄影师。镜头下,每个小生命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吸引他,他相信——
“有时你蹲下来,世界就会变得不一样。”
苦旅:
寻虫又蹲又趴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小卢背着相机,带上微距镜头和环形闪光灯,一个人跑到市区的笋江公园,开始了寻虫之旅。
这可是趟“苦旅”:太阳底下,为了捕捉昆虫的身影,他得捧着相机屏息凝神,长时间蹲在草丛里,额上的汗珠也不敢擦,生怕一个动作就吓跑了小家伙们。
“嘘,那边有一只草蜢。”草丛中,青色的小家伙紧紧地缠住一根草,小心翼翼地躲在叶子后面,小卢迅速按下快门连拍。
“你看,这只草蜢是不是很可爱,好像很害羞?”照片里定格的草蜢竟露出几分萌态,像个怯生生的小孩,惹人怜惜。
那片草丛里,小卢时而蹲时而趴,折腾了足足一个多小时,才拍下了几张满意的“昆虫肖像照”。
敬畏:
小生命不渺小
小卢拍昆虫只有1年多。工作之余,一得闲,他便带着相机去“寻虫”。市区的森林公园、笋江公园、江南公园等花草多的场所,都是他常去的地方。
“人少的地方,昆虫才肯出来;草杂乱的地方,昆虫也可能更多;市区的绿化带,昆虫较少。”拍多了,他有了这样的总结:找虫比拍虫还要难,而拍虫,比拍人物或风景更难。
“昆虫的一举一动我们无法控制,需要耐心和速度,才能抓住精彩瞬间。”小卢的镜头里,满满的人情味:懒懒的蜗牛、活泼的草蜢、勤劳的蜜蜂……
一年多来,他拍了无数的昆虫。在他眼中,它们就像一群孩子,生活在童话世界里。因为用了微距镜头,每一张都是极近的距离。“这样就没有高高在上的态度,生命也不会显得渺小了。”
梦想:
探访原始森林
每次拍完,小卢都会跟家人分享。5岁的女儿能叫出好几种昆虫的名儿,让小卢倍感知音之乐。
“我会告诉女儿,不要踩蚂蚁,如果喜欢小动物,可以跟它们玩,但不要伤害它们。”小卢开始拍昆虫后,发现原来昆虫的世界这么精彩,对于生命,他也变得更加敬畏。
“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自然,把昆虫当朋友,让我的心变得更平和。”小卢说,随着城市的发展,原生态的绿地越来越少了,在泉州,常见的昆虫种类也十分有限,挺遗憾的。“心里会有一种期待,说不定哪天,就能意外地找到我想拍的昆虫!”
小卢心里还藏着一个小小的梦想:有一天,当一回背包客,走进一座原始森林,去探寻更多昆虫模特,让自己拍个痛快。“哈哈,可能要等到退休才能实现啦!”小卢笑着说,哪怕很难实现,他也会朝着这个小小的梦想,一步步前进。(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张帆 谢杨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