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禽类市场冷淡 猪肉销量翻番海鲜也很俏
昨天上午,泉州市区新门街菜市场的海鲜区生意红火
主妇说
闽南网4月18日讯 “来,你的带鱼,刚刚好50块钱!”昨天上午9点多,新门菜市场门口鱼虾摊位上,鱼贩乐呵呵地把刚称好的带鱼递给郑阿姨。郑阿姨伸手去接,呵,挺沉的一袋,足足三斤多呢。“我们家人多,买少了不够吃,以往总爱炒点鸡肉,做个鸭汤什么的,最近有段时间没买了。”郑阿姨说,本来觉得没什么,但周围人都不怎么吃鸡鸭了,图个放心,自己这段时间买菜也以海鲜和蔬菜为主。
记者看
最近一段时间,受H7N9影响,家禽市场冷冷清清,而海鲜和猪肉摊则来了更多主顾;还有精明的商人趁低价“抄底”鸡鸭冻品。
猪肉批发量翻番 超市海鲜卖得火
昨天上午9点多,记者在新门菜市场看到,活禽摊位和海鲜、猪肉摊位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一楼卖活禽的区域,只有两家照常摆摊,其余摊位空了一大片,“卖不出去啊,没人买”,卖活禽的大姐连连摇头。
同一时间,菜市场二楼和门口卖海鲜的摊位,却热闹得多。“呵呵,最近猪肉好卖,来订货的很多,批发销量多了将近一倍。”在一家猪肉摊上,员工老张说起这些天的销量,不禁笑逐颜开。还不到10点,两百多斤三层肉已经被订光。“三层肉、排骨销路都很好,主要是酒店订的猪肉比以前多了很多。”
新门菜市场二楼一共有20来家猪肉摊贩,他们大多是向酒店、工厂供应猪肉的批发商。记者随机走访了几家,摊主都有差不多的感觉——最近猪肉挺吃香。“酒店来订桌的,人家客人不点鸡鸭咯,那总得用排骨、猪蹄什么的代替。”
同样热闹的,还有海鲜市场。“最近吃海鲜的人多了,我们的生意自然就好了。”新门菜市场一位摊贩指着活蹦乱跳的“九节虾”说:“瞧,这么新鲜,虽然价格高,卖得却很快。”记者从华洲水产批发市场了解到,虽然没有系统统计,但近段时间海鲜销量确有明显增长。加之今年春季产量少,休渔期也快到了,海鲜变贵了。
而在永辉超市泉秀店,海鲜销量的增长比猪肉明显得多。超市生鲜部负责人温先生告诉记者,“不管是活鲜,还是冰鲜,销售业绩都比此前增长了15%~20%”。
H7N9带来鸡鸭冻品的另类“商机”
受H7N9影响,全国各地区活禽市场一片冷清。最近一段时间,家禽悄悄从市民食谱上“隐退”。不过,也有些人瞅准了其中的商机,此前厦门家禽交易市场就曾出现神秘扫货男子。
昨天上午,记者在新门菜市场偶然看到,几个工人正从冰库里往外搬冰冻的鸡鸭,成批装入麻袋里。这些冻鸡鸭,是卖不出去要扔,还是要运往其他地方储藏?让人不禁想一探究竟。
“这是精明的生意人在囤货。最近活禽收购价那么低,不少养殖户又不敢养。业内推测,四五个月后鸡鸭缺货,到时候这些存货价格就上去了。”鲤城区个体劳动者协会相关人士分析,以目前活鸡一斤两三元的收购价算,等“特殊时期”过去,鸡鸭缺货,冻品价格可能回升到一斤六七块钱。“算下来,除去冷冻库成本,一吨2000斤,按每斤冻品赚5元来算,每吨就可获利10000元。”
随后,记者辗转找到这家商户的负责人,他否认了这些猜测,称只是对平常从超市退回来的积货进行处理,以低价卖给人家喂鱼。不过,他也告诉记者,一些大的冻品生产商一定会抓住这个时机囤货。“对他们来说,只要囤着,过了这阵儿,等市场回暖后再出手。”
当然,这种投资也是有风险的,毕竟谁也不知道家禽还要被冷落多久,才能正常回归市民餐桌。业内人士提醒,除非有足够的资本和市场,否则不要盲目囤货哦。(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李秋云 黄谨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