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货车转弯存“内轮差” 转弯时行人应保持2米距离

2013-04-18 09:33 来源:泉州晚报 1

姜贝

(姜贝 绘)

从4月1日至9月1日,泉州市将整治大货车野蛮驾驶行为。记者在相关部门采访时获悉,货车在转弯时会产生“内轮差”,行人、非机动车一旦不注意,会被货车后轮撞伤,从而酿成惨剧。

多数市民不知“内轮差”

2012年6月22日,在泉州市区南环路水果批发市场附近发生一起车祸,肇事车辆逃离现场。民警通过对周边货车进行排查,最终在一个物流点查获肇事货车。据货车司机陈某回忆,当天下着雨,他在经过该路段路口时,货车颠簸声大,他并不知道撞了人。而据民警现场判断,受害人陈某遭货车后轮带倒致命,是由于误判货车转弯的“内轮差”所导致的。

什么是“内轮差”?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大家都表示没听说过“内轮差”这个词。

从事广告行业的林先生表示,对“内轮差”不是很了解,但货车转弯造成的事故倒听说过不少。他在十字路口等候通行时,如果看到大货车向自己这边转弯,他都会避开一段距离,远离车后轮。从事IT行业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过马路时,有时遇到大车,自己都感觉离大车有一段距离,但不知道为什么大车转弯时还是差点撞上自己。

车身越长“内轮差”越大

据鲤城交巡警大队朱警官介绍,大货车或工程车由于车身高大,右转时容易产生视觉盲区。因为驾驶员坐在驾驶座左侧,仅凭后视镜观察右后方,可视范围有限。而路口的一些电动车、自行车和行人体积小,一旦步入内轮的视觉盲区范围,驾驶员可能看不见他们。

这个盲区,其实就与前后车轮间的“内轮差”有关。据介绍,车辆在转弯时,前内轮转弯半径,与后内轮转弯半径之差,就叫“内轮差”(详见上面的示意图)。如果从高处垂直观察车辆转弯时的状态,就会发现,转弯车辆是以内侧后轮为支点进行移动的,前后车轮划过的区域其实是不同的。车身越长,转弯幅度越大,形成的轮差就会越大,容易让驾驶员判断失误。

朱警官说,“内轮差”有时候会被市民忽略,在马路上时常会见到电动车驾驶人或行人遇到转弯大货车时,紧贴转弯车辆停车,以为车头能通过就安全了。其实,转弯的车子前面部分过去了,后面部分照样可能带倒行人。

货车转弯时应保持2米距离

针对货车转弯会产生“内轮差”,朱警官提醒,市民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无论大车小车都存在“内轮差”,所以非机动车在等候绿灯时,不要抢超正在转弯的车辆,更别在红灯时超越斑马线。有市民常常为了赶时间,超越人行横道等候,往往容易酿成事故。

而行人在过马路时,要与机动车保持约2米的距离,较为保险,而一旦有大车经过自己身边时,车头过去了还要注意后轮的转弯半径,并及时避让。货车司机在转弯时,看到转弯处有人时,应提前鸣喇叭示意,并尽可能拉大转弯半径。

“作为驾驶员一定要非常小心,行人和非机动车也得有防范意识。当大货车转弯时,最好还是离得远点。”民警提醒。(记者 李凯龙 通讯员 郑刚 吴小玉 实习生 廖非凡)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禽类市场冷淡 猪肉销量翻番海鲜也很俏
下一条:泉州这几天天气又闷又热 还有阵雨要来扰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