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治愈渺茫 面对家庭变故姐妹俩很坦然
两头奶牛一家人的生计
姐妹俩家住丰泽区环山社区花园头。离她们家还有几十米,就闻到了一股草料夹杂牛粪的味道。小红说,爸爸挨着家搭了一个养奶牛的棚子,围墙用砖头砌的,水泥地,20平方米左右大小,墙上挂着一个时钟,爸爸每天要看时间喂牛、挤奶。
墙角堆着一些草,另一侧是牛拉的粪便,还来不及清理。爸爸江天降说,以前最多的时候他养了6头奶牛,每天挤两次奶,喂三次草和饲料,每个月可以挣4000来块钱,基本能够满足全家的生活所需。妻子生病后,为了筹看病的钱,他不得已陆续卖了几头牛,现在就剩这两头了,最近又买了一头羊,准备挤羊奶卖,多赚点钱。
到江家时是上午10点多,江爸爸正在休息,他夜里2点多起来挤奶,8点多送奶,每天只有这个时候可以补眠。下午2点多再挤一次奶,傍晚到医院照看妻子。
“我没上过学,小时候跟人做泥水工,一天5毛钱,也没学到什么本事,后来养了奶牛,就一直做到现在,十几年了。”江爸爸用手抹了把脸,给自己点了根烟,“如果不是因为老婆生病,两个女儿都还可以上学,大的三年后就可以出来工作了”。
姐妹说已经习惯改变不了就要面对
再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看望小丽时,隔壁班同学小亮正在病房陪她。小亮说,小丽在学校人缘很好,男女同学都跟她合得来。
“我们是‘哥们儿’,我常看她‘蹂躏’他们班男生。”
“哪有?我只不过是叫后桌的把橡皮擦借给我,他不乐意,我就吓唬他一下!”说起学校生活,两个小孩开始“斗嘴”。小丽的大婶这几天帮着照看侄女,她说,这些天有好几拨同学来看侄女,“他们一来就很热闹,小丽有时笑得直说肚子疼”。
将近一年,小红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从家到医院两点一线的生活,亲戚朋友看到她们都免不了一番惋惜和同情,可在小红看来,自懂事起家里似乎就是这样,爸爸起早摸黑赚钱养家,妈妈身体不好,偶尔还会发发脾气。姐妹俩便自己分工,一人扫地收拾家务,另一人帮爸爸装牛奶。
父母都没文化,根本谈不上辅导女儿功课,姐妹俩的学习成绩都一般。但江爸爸还是想办法将女儿送到市区读初中。小丽说,她知道爸爸的用心,虽然基础不好,但她很努力学习,希望能考上大学。
“我们已经习惯了,改变不了就只能面对,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小红提着亲戚帮忙煮好的面,送去解放军第180医院。(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叶碧玉 吕波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