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悄然袭向年轻人,三十岁群体成为新风险人群
伏案工作、刷剧、深夜追小说——当代年轻人的用眼习惯正悄然透支着眼部调节能力。“近疲劳正变得越来越年轻化,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问题。”泉州爱尔眼科医院视光科主任尤秋英表示,她在临床接诊中发现,35岁左右出现近疲劳症状的患者越来越多。

近疲劳年轻化趋势明显
曾经被称为“老花眼”的视觉问题,如今学界赋予其新名称“年龄相关视觉功能衰退”(简称“近疲劳”)。这一改变旨在打破“老花即衰老”的固有观念。泉州爱尔眼科医院视光科副主任温岱宗介绍,正常情况下,没有近视的人多在40多岁开始出现老视症状,但现在的临床数据显示,近疲劳的发病年龄已大幅提前。“我们接诊的最年轻患者仅有32岁,每天使用电子设备超6小时的人群,疲劳风险明显提高。”数字化生活方式正在改变眼部健康的发展轨迹。长时间紧盯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睫状肌持续紧张,加速晶状体调节功能衰退。温岱宗医师解释,如果把眼睛比作照相机,近疲劳就相当于相机的“自动变焦组件”晶状体和睫状肌开始力不从心。
早期症状与个性化解决方案
近疲劳的典型症状包括:看近处不能持久,出现暂时性视物模糊或重影;眼痛、眼胀、眼困倦感;甚至可能伴有头痛、头晕、恶心等全身症状。“许多年轻患者最初以为只是眼睛疲劳,往往等到症状持续才就医。”尤秋英主任表示,当出现需要把手机拿远才能看清、眼睛易酸胀头痛时,应引起警惕。面对近疲劳问题,泉州爱尔眼科愉阅视光中心能根据患者的用眼习惯和眼部状况,提供个性化定制方案。对于习惯框架镜的人群,中心提供手机镜、渐进多焦点镜片等多种选择。对于倾向接触镜的患者,中心提供多焦软镜等解决方案。尤秋英主任介绍:“我们的专业团队以精准验配多功能全视程眼镜为核心,打造‘全视程视觉矫正’‘眼健康微体检’‘近疲劳、视疲劳管理’,致力于为成人群体提供‘全视程’视觉健康管理方案。每一副眼镜都需要经过‘5+9’严格流程——五位专业的视光人员,九项技术检查,确保顾客配戴放心、舒心的眼镜。”

科学预防与专业干预并重
应对近疲劳,预防胜过治疗。温岱宗医师建议,应确保光线充足均匀,避免在昏暗环境下用眼。屏幕与眼睛保持适当距离,姿势端正。晚上使用电子设备时必开台灯,切忌关灯玩手机。定期让眼睛休息同样重要,避免过度用眼。对于已经出现近疲劳症状的人群,泉州爱尔眼科医院提供全面的视觉功能评估和干预方案。“我们近期接诊的46岁患者李先生,有软镜配戴史,ADD+1.25,经过全面检查和试戴后,成功验配了多焦软镜。”温岱宗医师表示,“针对不同患者的需求,我们可以提供框架镜、接触镜乃至手术等多样化解决方案。”泉州爱尔眼科医院积极倡导“家庭眼健康关爱计划”,提出“呵护眼健康一年一眼检”的预防理念。医院通过专业的视光团队和先进设备,为每一位顾客提供个性化的视觉解决方案,让各年龄段人群都能享受到清晰舒适的视觉质量。(尤秋英 吴斌斌)

